药品电子监管码仍需探讨
【2015年05月下半月刊 总第199期】【作者:孙涵】【阅读量:102252】【大 中 小】【打印】
如果存在一些不可逆的因素而导致暂时不能够取消电子监管码的推行,那么一定要在系统完善、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并且无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再推行。中国药店:www.ydzz.com
日前,药品电子监管码的存废问题在行业内掀起了激烈讨论。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召集包括主流连锁药店在内的相关利益方专门开了座谈会。在相关政策没有明确出来之前,此事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取消现有模式中国药店:www.ydzz.com
首先,从成本上考虑,涉及到电子监管码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包括生产企业制造成本、批发流通费用、医疗机构收货人工费用、药品零售企业配送人工费用和门店人工费用、设备及运维费用、行政办公管理费用等,并且在社会花费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也无法解决假药流通问题。而电子监管码在药品质量管理方面能够做到的,通过现有的批号管理模式加上GSP的管理实施基本也可以达到要求。同时,管理成本的边际效应会大幅降低,细化管到每一个单品并不划算。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次,电子监管码系统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一心堂总裁赵飚在博客的一篇文章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药品电子监管码信息必须要直连到网络上才能够扫码验证,这意味着一旦网络断开,只要一盒药存在问题,前面扫过的同一品种就必须全部再扫一遍,而对于门店来说,断网后也没有办法校验药品的合法性。诸如此类的问题之外,该系统还存在基础数据库系统过小、数据严谨性不够、业务逻辑漏洞等严重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就急于推行,恐怕会造成巨大的隐患。中国药店:www.ydzz.com
再次,电子监管码在国际上是不通用的。药品电子监管码相当于取代了原有的条形码和店内码,但在取代之前,条形码、店内码实际上已经是一套很成熟的技术,超市等管理体系用的都是这一技术。如果没有更实际的功能,在国际上又不通用,那么电子监管码存在的意义就值得商榷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安全问题。此前的中信21世纪是独立的第三方技术方,而被阿里巴巴收购之后更名为阿里健康,已经成为了药品经营企业,具有使用全国交易数据的冲动性、可能性和商业价值,如果在如此巨大的商业价值面前仅靠企业自觉来约束是违背人性原则的。因此,由具有竞争关系的一个企业来维护全国其他企业的商业交易数据,并不符合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公平·公开·公正”中“公平”的管理原则。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完善之后再推行中国药店:www.ydzz.com
如果存在一些不可逆的因素而导致暂时不能够取消电子监管码的推行,那么一定要在系统完善、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并且无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再推行。中国药店:www.ydzz.com
现有电子监管码是一盒一码,它与条形码、店内码无法找到对应关系,企业的ERP系统也无法对公司内部的大批量的商品流转准确管理。如果能够将现有的20位监管码,减少几位管到单盒的编码;将包含品名、规格、生产企业信息条形码的基础上加上批号信息,一并作成电子监管用的条形码赋在每个商品上,数量仍然用现有输入方式管理,这样在技术上会更加完善。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目前核注核销模式有三种:两注两销、一注两销、以及二注一销。而最常用的是两注两销,也就是四个环节。完善过程中应该减少流转环节,实行商品进大库核注,门店端销售时核销管理,也就是一注一销。这样去掉中间环节,工作量会减轻很多,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一注一销模式或许更加理想。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安全问题上,一方面如果阿里健康能够退出药品监管数据收集维护业务,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独立负责电子监管体系最为理想,如果不能退出也要签订相关协议,来保证阿里健康不使用相关数据,一旦违约则要承担相应赔偿,或者是阿里健康在不做电子监管和不做药品经营中选一条路。另一方面退一步说,如果使用相关药品电子监管码数据,也要征得行业和企业的同意,除提供数据外,也要反馈一些数据分析作为回报。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