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没有保质期
【2013年11月下半月刊 总第163期】【作者:李存玉】【阅读量:68192】【大 中 小】【打印】
谈到保质期,首先需要明确保质期的概念。保质期是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而药品的质量是由有效成分和有关杂质(可能为有害物质也可能为无利无害的物质)所决定的,所以仅以药物有效成分的损失来判断药品的保质期是有失偏颇的。不过,本文探讨的不在此,本文关注的是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材的有效期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有效成分不明确是根本原因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药品中存在保质期不明确的主要是中药饮片和中药材。中成药或者是西药一般采用有效期(药效损失10%所需的时间)来评价药物是否可以使用,这主要是因为中西药制剂从生产到产品上市均应符合GMP,该规范明确规定了药品质量中有效期的问题,目前这项规范也正在中药饮片行业逐步施行。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由于中药与西药存在根本上的差异,西药中的任何一个品种均存在有效期的问题,而中药则不然,比如,成分性质稳定的矿物类中药很难制定保质期,而成分性质不稳定的含有易挥发成分的中药,如冰片、荆芥穗等,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效成分逐渐降低,同时陈皮、枳壳、半夏等药材又有“放置越久质量越好”的说法,且这个结论是经过几千年中药使用验证的,但是实验表明其有效成分随着长时间放置确实存在损失,因此这一经验说法又与现代的研究结果相违背。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并不是说古人的说法有错,也不是说现代的分析技术不准确,归根结底是没有解决中药的有效物质组成问题,比如珍珠具有安神定惊、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等功效,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但很明显上述功效不完全是碳酸钙的作用。因此,需要明确中药的基本有效物质组成,针对其有效物质的代谢特征制定有效期,同时控制相关杂质的含量,这样方能制定中药饮片和中药材的保质期。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分情况应对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药饮片有几百种,其中常用的也有上百种,每一种中药的成分又各有不同,因此不能以单一的标尺衡量中药的保质期,尤其某些说法如“两年、四年或者没有保质期”,这显而易见是不能如此简而概之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目前业内公认的说法是:中药质地不同,保质期也长短不一。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例如含有脂肪油的药材容易出现“走油”现象,如当归、肉桂等,需要针对其色泽、气味、质地进行判断;而容易发霉的瓜蒌、地龙等药材,则应注意控制药材的含水量和储藏环境,一旦出现霉变,应立即处理,不应清洗后继续销售使用,因为霉菌中的黄曲霉素经短时间高温处理也并不能破坏其毒性;而含有结晶水的矿物类中药,如石膏、芒硝,则要注意观察其是否“风化”脱水;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薄荷、荆芥等,可以通过嗅其气味判断其质量;具有升华性成分的冰片可以通过气味判断;大黄可以根据包装袋的颜色判断(由于大黄酚的升华,包装袋内壁越黄,有效成分损失约严重);含有丰富糖类的天冬、麦冬则可根据药材的性状(是否出现团块、发黏、或有明显的糖分或液体出现在药材表面)判断其质量的优劣。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药店的日常经营中,如遇到消费者询问药品的保质期时,首先根据药品包装上的规定的期限给予解答(有观点认为蜡封大蜜丸可以超出说明书标明的有效期限使用,但目前尚缺乏证据,所以最好提示顾客避免服用)。而针对无包装或无规定保质期的中药饮片,应该给患者提供评判保质期的标准,如是否出油、黏连、发霉、气味发生变化等等,而不是提供给消费者固定的时间值(比如两年、四年等)。同时还应该告知消费者药品的贮藏条件,以尽量延长饮片或药材的保存时间。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作者系中药化学与分析博士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学讲师)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