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杂志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 专栏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25年04月 总第325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中国药店(下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15年12月 总第213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健康社区杂志封面

点击查看
2013年10月 总第082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商品经营22条军规(中)

【2011年05月上半月刊 总第122期】【作者:刘含海】【阅读量:8914】【 】【打印



  药店不管怎么变化,都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经营品种,这不仅关乎销售,也是资源整合的大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8 要有清晰的商品战略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条共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公司是否有自身商品线的清晰脉络;其次,员工是否掌握公司商品线中哪些是重点;第三,公司对员工有没有与商品战略相匹配的商品培训计划。如果这三个问题都无法说“YES”的话,那么公司的商品战略毫无疑问存在严重问题,需要尽快完善。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关于商品战略,我们必须得明确:1.哪部分商品在顾客心智当中形成了门店的经营定位?2.哪部分商品树立了门店的价格形象?3.哪部分商品是门店的利润支撑点?4.哪部分商品需要淘汰?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一类商品重点在差异和群类的集中。一家门店如果缺乏自己清晰的经营定位是悲哀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二类商品,很多做药店的朋友往往有个错误的认识,认为树立价格形象的一定是品牌商品。但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重点看竞争环境。所谓价格形象来源于比较以及价格带的完善。如果一个品种尽管是品牌品种,但在周围商圈里完全没有比较的话,低价只是在盲目放血。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三类商品,正常讲就是门店的高毛利品种。但日本人有一个概念:宁愿用100块每天周转10次,每次只赚1块钱,每月也能赚300块,也不用100块钱每月只周转一次 ,每次赚100块。我想这个账谁都会算,但在实际中很多经营者却不免犯迷糊,一听某品种毛利高到70%、80%就高兴得不能自已,哗哗地进,结果发现根本不走量。从零售来讲,其实商品的流量是真正的利润线。薄利多销,千古一律,别太拿高毛利当好事。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四类商品,药店一定要每月让自己的一部分商品“死掉”,再引进新鲜的血液。保持高效地流转,“流水不腐”,始终让顾客有买得到用得到的品种,又要不断让顾客有新鲜感。中国药店:www.ydzz.com

  9 让员工知道卖什么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条实际上讲的是上一条的第二、三个层面。公司的经营战略没必要全让员工知情,但商品部分员工则有一定的知情权。药店不管怎么变化,都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经营品种,这不仅关乎销售,也是资源整合的大问题。比如两盒药同样是阿莫西林,在顾客没有明确指向的时候,员工卖哪盒?如果判断不清楚,那就肯定有问题。而这正是很多单体店和小连锁面临的大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现有的品类管理理论,多是从超市行业生搬硬套嫁接过来,以顾客导向为依据进行数据分析。殊不知,对药店来讲往往不是“顾客导向”而是“员工导向”。尤其是从药店的专业性特点来讲,70%以上的顾客缺乏对品种的独立判断能力,而对员工的意见有一定依赖性。这时候,让员工清晰地掌握公司的商品线脉络,就显得十分必要。中国药店:www.ydzz.com

  10 让员工知道怎么卖中国药店:www.ydzz.com

  出于行业特殊的专业性,药店销售人员的专业性是必需的。总体来讲,员工的专业性分为三个层面: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一个层面是销售人员的道德素养,这一方面有赖于销售者本人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但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和氛围。销售好的员工,往往分为两类,一类称之为“天使型”,他们懂得真诚服务于顾客是自己的天职,懂得站在顾客的立场上着想,因此能通过自己的真诚服务去跟大量顾客建立良好的客情关系,所以这类员工的特点往往是销售开始不好,但后来越来越好。第二类员工可称之为“魔鬼型”,他们的销售能力很强,很会察言观色,也能说会道,属于“树上的鸟都哄得下来”的那一类人,然而也容易在利益的驱使下做些杀鸡取卵、急功近利的事情。因此,他们往往开始时销售很好,但往后却越来越差。到底哪一类员工能够帮助药店的发展,相信大家能够高下立判。然而一个员工到底能够成为天使还是魔鬼,很大程度上又得自于公司的文化和相配套的考核机制。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二个层面是销售技巧,笼统来讲,就是员工对顾客的判断力、察言观色的技巧和与顾客沟通的技巧。这方面通过培训仅可以掌握一些理性方面的认识,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最终形成自己的经验。特别是在与顾客的沟通方面,据笔者观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式,有些销售者习惯从专业的角度去劝说和引导顾客,而有些则习惯先与顾客建立一定的感情基础然后再帮助顾客购买。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三个层面则是病理知识和药理知识。在药店遍地开花的今天,想大量招聘到专业背景出身的员工显然不太现实,因此,哪怕是一个小规模的药店企业,建立自己的内训机制和体系也是有必要的。这解决的不仅是一线员工商品销售力的问题,还出于对企业长期的人力资源战略问题的考虑。内训机制指的不是非要一个部门一帮人,而是某一阶段让员工学什么、谁来教、谁来跟踪、怎么奖惩、谁来执行、谁来监督的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单体店也是可以开展内训的。比如笔者的一位朋友开了两三家药房,每隔几个月就会按步骤按病理分类形成知识点,然后给一些专业知识较强的员工创造条件,让他们给其他员工讲课,并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推进,并建立了相应的奖罚机制,并用制度保障让员工利用班中空余时间互相抽查、互相监督,同样收到了良好效果。中国药店:www.ydzz.com

  11 用绩效保障驱动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员工的薪酬和绩效考核、激励手段应当说是员工在一家企业能否留得住,是否愿意努力工作的最大原因之一。巨人集团的老板史玉柱在自己的微博里曾说:“员工富裕是老板最大的光荣”。然而,有这样胸襟的老板恐怕寥寥无几,不排除有个别老板甚至把绩效当作一种“收拾”员工的手段。俗话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又说“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员工”。老板在克扣员工的同时,员工肯定会把老板克扣自己的手段用到顾客身上,“魔鬼型员工”在不少药店大行其道其实可以说也是拜老板所赐。中国药店:www.ydzz.com

  至于薪酬技术上采用低底薪高提成的模式,还是高底薪低提成的模式,其实各有利弊,关键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操作,但在笔者看来,企业主应当把薪酬和绩效考核视为与员工进行利益分享的一种方式,这是形成良好的绩效考核模式的心理基础,也是良性的企业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国药店:www.ydzz.com

  总体而言,一家企业想要有好的管理,在薪酬分配上应当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也就是说,在本地同行业当中采取相对偏高的策略。表面上是企业花费了更高的人力资源成本,但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杠杆,当薪酬上去了,员工自然就不愿意流动,管理方面严格一些也就能够接受。反之,工资本来就低,员工流动性又大,如果企业还一天要求这要求那,员工更不愿意留在企业长期工作,稍有合适的机会就立马选择跳槽走人。药店本来就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如果三天两头换一拨店长、营业员,那么专业素质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至于商品方面与绩效考核的关系,这就是一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问题了。简单来说,公司的商品战略是什么样的,公司想要重点突出销售哪一些商品,那么在绩效方面就要相应地倾斜,这也是形成商品流动主体的一种重要手段。有了清晰的商品销售考核模式,才能避免公司制订一通商品战略,但到了门店却变成你卖你的我卖我的,商品线最终弄得一团糟的局面。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为赢利而战 [2011-11-28]
·药店经营尚需找准定位 [2011-11-28]
·药店特色店经营成转型新方向? [2011-10-17]
·药店经营,让人雾里看花 [2011-08-22]
·商品经营的22条军规(终) [2011-07-28]
·药店扩张与成本控制 [2011-07-04]
·商品经营22条军规(下) [2011-06-21]
·药店经营当“合纵联横” [2011-06-20]
·药店经营“千里马”在哪 [2011-05-30]
·玩转“TGR矩阵” [2011-05-27]
·药店经营,细节决定成败 [2011-04-29]
·专而合则强 [2011-04-27]
·如何与强者抗衡 [2011-04-25]
·建立信任感 抓牢顾客的心 [2011-03-17]
·百强连锁谋划“名店大厂”直营模式 [2011-03-03]
·连锁药店盈利模式受挑战 [2011-03-01]
·对话药店:“突围”非药销售对接之困 [2011-02-24]
·连锁药店便利店化经营 [2011-02-18]
·药店卖水,需警惕的陷阱 [2011-02-17]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