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杂志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 零售学术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24年02月 总第311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中国药店(下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15年12月 总第213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健康社区杂志封面

点击查看
2013年10月 总第082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女性生殖道菌群健康之维护

【2024年01月上半月刊 总第310期】【作者:刘朝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阅读量:4355】【 】【打印



  专家解读中国药店:www.ydzz.com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女性生殖道菌群维护,可谓贯穿女性一生,对女性生殖和后代健康都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女性阴道菌群的好坏影响着婴儿体内菌群的好坏,那么到底正常的阴道菌群是什么样的,又会怎样影响到下一代呢?中国药店首届零售学术大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刘朝晖教授以《菌脉传承的第一道防线——女性生殖道菌群健康》为题带来了精彩的演讲。中国药店:www.ydzz.com

  女性生殖道菌群对婴儿出生的影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健康的阴道菌群是母亲给孩子的“第一份大礼”。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婴儿以何种方式出生,婴儿体内都会有约60%的细菌组来自于母亲。顺产婴儿一出生便从母亲的肠道和阴道中得到微生物。分娩时,母体阴道中大量的乳杆菌给婴儿提供更好的保护。产道中的大量乳杆菌会被婴儿吸收,部分通过口腔进入肠道,这就是婴儿从分娩中获得的基础肠道菌群。中国药店:www.ydzz.com

  异常的菌群环境则可能会对下一代的出生产生不良影响(如或可引起早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殖道微生物组与自发性早产风险有关。足月分娩妇女的生殖道微生物群落通常是稳定的,在怀孕早期以乳杆菌为主。而经历早产的女性通常生殖道菌群以厌氧菌为主,当厌氧菌特别多的时候就会导致细菌性阴道病,它可能会引起早产、流产。2014-2021年发表的17项研究支持微生物组可以预测早产的说法,其中低丰度的乳杆菌与最高的风险相关,而乳杆菌优势菌群的孕妇早产风险最低。中国药店:www.ydzz.com

  除细菌性阴道病外,还有一些生殖道炎症可能会增加婴儿出生感染风险。例如:妊娠期罹患细菌性阴道病会让发生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黄疸的比例大大增加;孕妇患有霉菌性阴道炎,在顺产时,新生儿可能发生鹅口疮真菌感染等;孕妇患有淋病奈瑟菌性阴道炎,胎儿容易发生生长受限、死胎、早产。值得注意的是,在公众的认知里,婴儿顺产的分娩方式优于剖腹产,然而在顺产过程中,好的菌群和坏的菌群都会被婴儿携带。如果是不好菌的菌群,比如淋菌感染的时候,顺产时新生儿则容易发生肺炎、结膜炎,甚至出现败血症。此外,孕妇如果患有衣原体感染,顺产则容易引起起新生儿的肺炎和眼炎等。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生殖道微生态是生殖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 中国药店:www.ydzz.com

  谈到生殖道微生态这一概念,可能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微生物菌群,但实际上它是由局部解剖结构、微生物菌群、局部免疫、内分泌调节四部分构成,共同影响着微生态的平衡及微生态环境稳定。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正常育龄妇女阴道内有200多种微生物,其中95%为乳杆菌,包括卷曲乳杆菌、惰性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德氏乳杆菌;5%为其他微生物,由细菌、真菌、支原体等组成。因此,以乳杆菌占优势的正常菌群与宿主、环境保持着协调动态的平衡,即生殖道微生态平衡。中国药店:www.ydzz.com

  现在社会上一种流行说法是,人体应该保持碱性环境才健康——但阴道却恰恰相反,一定是保持酸性环境才是健康的,这样的环境乳杆菌才可以生长,如果是碱性环境,即便进入再多乳杆菌也无法存活。乳杆菌作为私处微生态系统的优势菌群,对维护私处的弱酸环境,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起着关键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乳杆菌优势地位的变化或私处酸碱度的变化,都可以作为私处健康状态和风险的指标。具体作用如下:中国药店:www.ydzz.com

  1.产生抑菌和杀菌物质:乳杆菌通过产生过氧化氢和细菌素抑制致病菌生长及其生物膜的生成;中国药店:www.ydzz.com

  2.竞争粘附:乳杆菌可以附于阴道上皮细胞,阻止病原菌初始粘附;中国药店:www.ydzz.com

  3.维持阴道自净:乳杆菌分解糖原,产生乳酸,降低阴道pH值,抑制致病菌生长,促进正常菌群的恢复。中国药店:www.ydzz.com

  4.刺激宿主局部免疫:称为泛化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起到保护阴道环境的作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女性生殖道感染与菌群失衡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WHO调查显示,中国女性有40%患有不同程度的生殖道感染。据此估算,中国每年至少有2亿-4亿女性患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排在前三位的妇科病分别是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这些疾病不仅伤害女性的身体健康,更是折磨女性的心理,而且一般会陷入“犯了治,治了犯,没完没了”的困顿之中。中国药店:www.ydzz.com

  洗洗真的更健康吗 很多女性认为阴道冲洗是维持女性卫生条件的重要生活习惯。据统计,约三分之一的女性有阴道冲洗的习惯。大多数研究则证实,很多严重的妇科疾病可能与阴道冲洗相关,如PID及BV等生殖道感染等其致病机制可能是阴道菌群改变和阴道粘膜完整性被破坏。长期使用洗液,阴道菌群改变,阴道黏膜受损,增加感染几率。中国药店:www.ydzz.com

  所以,不是冲洗就能解决问题的,并且自己操作的过程并不顺畅,不熟练或者方法不正确,还可能会造成黏膜损伤;另外卫生棉栓、阴道用药、使用阴道冲洗器等都可能造成阴道黏膜受损,而这种阴道黏膜受损又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中国药店:www.ydzz.com

  抗菌药物并不总是有效 除冲洗外,对疾病一知半解的患者还常常自行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虽然对于生殖道感染来说,很多抗菌药物都是有效的,但并不总是有效。中国药店:www.ydzz.com

  首先,要用对药物,越窄谱的抗菌药物越好,比如细菌感染的时候就要杀细菌,而不是用广谱的抗菌药物或者是全面的消毒剂。现在有很多洗剂其实就是广谱的消毒剂,非常危险。其次,使用抗菌药物时,疗程和方式对错也决定了疾病能否被治愈。第三,细菌和真菌可以形成生物膜来抵抗抗菌药物的治疗。阴道内病原菌生物膜的存在,不仅可增强生物膜内菌体的侵袭、致病及传播能力,还在致病菌的持续定植、逃避不利环境因素、疾病反复发作和药物耐药中起到关键作用。第四,不能过量使用,自然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则易获得耐药性,使治疗周期延长;第五,抗菌药物也可能影响阴道乳杆菌,增加细菌性阴道病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复发。中国药店:www.ydzz.com

  美国生殖道感染教材(第五版)中提到,生殖道感染的本质是微生态失衡,生殖道中任何一种微生物(常驻或过路)过度繁殖导致生殖道微生态的改变,都可能导致生殖道感染。中国药店:www.ydzz.com

  功能乳杆菌减少或缺失就会导致致病菌增加,例如厌氧菌多了引起细菌性阴道病,需氧菌引起需氧菌性阴道炎,真菌引起外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总而言之,破坏女性生殖道微生态就是破坏女性生殖健康。中国药店:www.ydzz.com

  影响生殖道菌群平衡的因素 生殖道微生态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与雌激素水平相关的因素和行为因素。其中雌激素水平与患者的年龄、心理压力、种族等因素相关;行为因素有:性行为、生活习惯(吸烟、女性卫生用品、避孕方法等)、营养状态。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众多行为因素中,性行为会为女性生殖道带来新的微生物,因而在需要严格控制菌群传播的情况下,全程使用安全套,减少HPV和HIV等感染几率;其次,精液是碱性的,所以频繁的性生活尤其是不戴安全套的性行为,可能会使阴道的酸碱环境发生改变;第三,性行为可能会导致阴道壁的黏膜受损,从而对阴道的菌群稳定性产生影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另外还有其他的行为习惯也会造成生殖道菌群失衡。例如,如果长时间吸烟,可能会使阴道的正常菌群失调,伴随其他行为从而诱发阴道炎等妇科疾病;使用不透气的卫生垫代替内裤,使私处难以“呼吸”,由于闷热不透风而为细菌和病菌提供大量繁殖的生产环境;如今避孕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全程使用安全套的避孕方式会比口服避孕药或者使用避孕环更有益于阴道菌群平衡;营养状态方面,很多女性为了减肥,一段时间内严格控制饮食,从而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进而出现激素异常,都有可能会引发菌群紊乱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疗法:杀菌+修复+恢复阴道微生态中国药店:www.ydzz.com

  传统生殖道感染的治疗理念是强调杀菌,有什么菌治什么菌,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把致病菌杀死,所以在选择药物时通常不会选择治疗周期长的抗菌药。但抗菌药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发生超时、超量、不对症、未规范使用等滥用行为。因此,单纯杀菌会带来很多弊端,治疗周期长、患者依从性差、效果不佳、复发率高等。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16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感染协作组指出:生殖道感染治疗三原则:一、杀菌,用敏感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二、修复粘膜,病原微生物被抑制或杀灭后阴道黏膜的免疫修复。三、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恢复优势乳杆菌。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已成为女性生殖道感染治疗的最终目标之一。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生殖道微生疗法弥补了传统抗生素治疗中易复发、易耐药的不足,将生物医学的“杀菌”转变为生态学的 “以菌抑菌”“以菌促菌”,从而恢复阴道正常的微生态环境,降低阴道炎复发的机率。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目前,应用乳杆菌制剂为代表的阴道微生态疗法在多部指南共识中被推荐,2023年5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组织国内女性生殖道感染领域专家讨论并编写了《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成功发表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上,为乳杆菌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有力参考。中国药店:www.ydzz.com

  妇科微生态平衡维护与保健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维护妇科微生态的平衡是每个女性必要的工作,它能保证女性自身的健康,更能保证下一代的身体健康。中国药店:www.ydzz.com

  女性怎么维持阴道菌群平衡?第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适当清洁,穿棉质内衣裤;第二,选择正确的性行为,单一固定性伴侣,正确的避孕方式;第三,健康饮食,食用益生菌、蔬菜、水果、谷类等;第四,注意微生态调节。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综上所述,正常的阴道微生物菌群以乳杆菌为优势菌,并且为酸性的微生态环境。当阴道微生态失衡时,阴道内乳杆菌数量减少或缺失,酸碱性改变,可导致阴道对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从而引起妇科感染。对此,可从以下五方面着手恢复阴道微生态:阴道pH值的纠正、阴道内优势菌群的建立、阴道粘膜的修复、阴道内分泌的调节和阴道局部免疫的恢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参考文献:中国药店:www.ydzz.com

  1.Jessica A. Younes et al.Trends in Microbiology.2018,26:16-31.中国药店:www.ydzz.com

  2.Bogaert, Debby, and Gina J. van Beveren. Cell Host Microbe.2023 Mar 8;31(3):447-460.中国药店:www.ydzz.com

  3.Gudnadottir U, Debelius JW, Du J, Hugerth LW, Danielsson H, Schuppe-Koistinen I, Fransson E, Brusselaers N. . Sci Rep. 2022 May 13;12(1):7926.中国药店:www.ydzz.com

  4.黄峥,何平.细菌性阴道病对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影响.[J]广东医学.1999年第20卷第10期.中国药店:www.ydzz.com

  5.王英.新生儿病区获得鹅口疮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医学. 2014,20(10).中国药店:www.ydzz.com

  6.丁瑛,顾惠珍等.孕妇及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年2月第30卷第2期.中国药店:www.ydzz.com

  7.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感染协作组.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10):721-723.中国药店:www.ydzz.com

  8.陶址,廖秦平.阴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8, 34(10):3.中国药店:www.ydzz.com

  9.张帝开,梁茂连.妊娠早期阴道微生态改变的影响因素与阴道炎症[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8, 34(10):3.中国药店:www.ydzz.com

  10.刘菲菲. “阴道微生态研究进展.” 实用医药杂志 28.007(2011):652-654.中国药店:www.ydzz.com

  1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3.中国药店:www.ydzz.com

  12.《女性生殖道微生态健康修复》主编:刘朝晖,张岱.中国药店:www.ydzz.com

  13.RL. Sweet.Infectious Diseases of Female Genital Tract, 5th.2009.美国生殖道感染教材(第五版).中国药店:www.ydzz.com

  14.刘胡林, 徐兴然, 凌开建, 等. 阴道微生物组: 种群特征与疾病干预治疗. 生物工程学报, 2021, 37(11): 3801-3811.中国药店:www.ydzz.com

  15.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3.中国药店:www.ydzz.com

  16.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
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4,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