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药店人的惯性思维里,中成药既然和西药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且一个来源于天然药物,另一个多来源于化学提取或合成,因而将二者进行联合推荐,安全有效,既有利于顾客的疾病治疗,又有利于门店客品数和客单价的提升,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做法。这样的关联方法真的是“万无一失”?答案是否定的,下面举例说明。中国药店:www.ydzz.com
案例一:感冒药+维生素C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今年《中国药店》组织的一次面向一线店长与店员的专业测评中,参与测评的店长/店员100%认为,感冒药+维生素C是关联销售的标配组合,事实上这种组合暗含风险。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用于感冒的中成药多为复方制剂,很多药物中都含有柴胡、黄芩、桔梗等中药,而这些药物含有苷类物质,与酸性的维生素C联用,可导致失效。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失效还好,顶多是药物起不到作用,但用于感冒的中成药中还常常有杏仁、枇杷叶,所含的氰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酸性环境中可加速形成剧毒的氰化物,从而增加中毒的危险!这样的联用后果,应该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参加测评的店长/店员很多是执业药师,甚至是中西双证执业药师,居然没有人意识到如此联合用药的安全性问题,不能不令人担忧。中国药店:www.ydzz.com
案例二:感冒止咳药+抗菌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店员在给顾客推荐感冒、止咳药时,常常会联合推荐抗菌药,看起来无可厚非,但抗菌药从中医角度看,绝大多数可以划归为“苦寒药”,其弊端至少有三点:中国药店:www.ydzz.com
1.苦寒之品性多沉降,类似于中医治法中的“下法”,对于要以宣散、发表为治法的感冒、咳嗽来说,作用趋向无疑是相反的,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会使表邪内陷,引发更严重的疾病。这在《伤寒论》太阳病篇中给予了明确叙述;中国药店:www.ydzz.com
2.苦寒之品与气机升浮发散的解表中成药作用相反,会使感冒药的疗效减弱;中国药店:www.ydzz.com
3.苦寒之品伐伤脾胃正气,可延长感冒病程,影响预后。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不能不用中医思维去思索可能带来的正负两面的治疗效应。如果必须要使用抗菌药,我们更应该做的关联,应该是从减少抗菌药的不良反应方面入手,为抗菌药找到合适的“善后”搭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勿以西医思维指导使用中成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统计,我国70%的中成药处方是由西医开具的,而绝大多数西医是用西医思维在开中成药的处方,药店也是如此。对于中成药和中成药联用,我们的店员用的也是西医思维。还是以感冒、咳嗽为例,给顾客推荐相应的中成药时,总不忘再推荐一个“有消炎作用”的中成药,如蒲地蓝、二丁、清开灵、复方鱼腥草等。这些药物正是大苦大寒之品,会带来的后果在上面已经列出,不再赘述。中国药店:www.ydzz.com
再比如,给顾客推荐感冒药时,店员会问到顾客是否有发热,如果体温超过38.5℃,会推荐再购买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以避免体温过高。这显然也是用西医思维作为依据。在中医看来,解热镇痛药类似于发汗药,如果再与以麻黄为主药的中成药搭配,可导致发汗太过,从而引发其他疾病,体质较为虚弱、常患其他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更是如此,这在不少中医名家医案中都有列举。中国药店:www.ydzz.com
故而,笔者认为,中成药的关联销售必须以中医思维作为依据,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的美好初衷,只有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之下才能真正实现。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由此,笔者还想到,不少咨询公司和软件提供者在给连锁药店客户提供动销方案、关联销售推荐方案时,凭借的依据是“大数据”。实际上历史数据更多时候只是销售的结果,而不是正确用药的结果,如果仅仅只从数据出发,忽略对数据展示的关联方案进行专业评估,并直接将这种数据作为依据指导药店经营,其中必然暗含巨大的安全用药风险。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