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幅的平均值为13.75%(如果将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互联网平台自营业务的数据去掉,则为9.09%)、中位数为8.44%。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国家倡导连锁化、集中化、规模化发展的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的连锁企业走向了资本市场,并借此快速壮大,日益成为引领行业发展风向的主力军,他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数据都被时刻关注。本期,《中国药店》汇总分析了在沪交所、深交所、港交所以及“新三板”市场交易(或即将交易)的34家公众公司的最新数据,希望借此发现药品零售市场演进的新方向。中国药店:www.ydzz.com
企业类型不同,表现极为悬殊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表1可以看出,这34家公众公司类型多元:除了零售业界耳熟能详的六大民营上市连锁(一心堂、益丰、老百姓、大参林、健之佳、漱玉平民),还有像京东健康这样的互联网背景企业,也有像国药控股(包括其子公司国药一致)、华润医药、上海医药、九州通这样的全国批零一体化巨头,还有像南京医药、重药控股、嘉事堂、英特集团等区域性商业龙头,还有不少聚焦于一省市场做深做透的企业,比如柳药集团、浙江震元、第一医药、人民同泰等。按零售业务占总收入比例的多寡划分,又可以分出几档——占比超过70%的,包括“六大家”和华人健康(即将在创业板注册交易),可以说是正宗的零售概念股;制造、批发、零售相对均衡发展的,如同仁堂、第一医药、浙江震元、中智药业,更加强调不同业务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至于零售业务占比低于20%的企业,很多走的都是差异化、深耕化、专业化的路径。中国药店:www.ydzz.com
![]() |
再来看六大民营上市公司,尽管依然保持着不错的发展势头,但距离前两家仍有相当差距——最高的是大参林,上半年零售业务收入87.8亿元,刚刚超过京东健康的一半(50.17%);最少的为健之佳,上半年零售业务收入约26.53亿元,相当于京东健康的15.16%。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榜首(京东健康)与最后一名(绿十字药房)的零售业务数值对比来看,二者的差距更是判若云泥——623:1。中国药店:www.ydzz.com
增速分化严重 如果说零售业务收入的绝对值比较的是当下实力,那同比增幅考验的则是增长趋势。统计34家公众公司的有效数据可以发现,2022年上半年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幅的平均值为13.75%(如果将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互联网平台自营业务的数据去掉,则为9.09%)、中位数为8.44%。其中,有12家企业超过了平均值,另有4家企业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参看表2)中国药店:www.ydzz.com
![]() |
![]() |
位列第三的则是已经在深交所创业板进入注册阶段的华人健康——2022年上半年,其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幅高达44.09%。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华人健康总营收分别为152,236.29万元、193,091.04万元、233,870.22万元及 140,962.65万元,2019年至2021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23.94%,而2022年上半年的同比增幅进一步提升至36.90%。具体到零售业务,国胜大药房体系近三年一期的营收分别为103,354.66万元、129,222.19万元、155,924.07万元及98,987.32万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67.89%、66.92%、66.67%及70.22%。中国药店:www.ydzz.com
![]() |
![]() |
统计结果显示,在27家有效数值的公众公司中,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幅弱于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幅的有15家,占比达55.55%。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中,第一医药的差异最为明显——2022年上半年,尽管其零售业务的表现并不弱,实现营业收入43,669.40万元,同比增长9.79%;但医药批发业务的增幅更高,达141.06%,营业收入为49,490.17万元。个中原因或许可以归结为:在上海市疫情最严重时期,第一医药承担了“保基本刚需+供特药特需”的任务,特别是承接了为市民采购、发放防疫物资的任务。比如,其子公司汇丰医药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798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增487.33%,主要系“报告期内保供防疫物资销售增长所致”。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六大民营上市连锁中,除健之佳零售业务收入增幅强于整体营收增幅、益丰大药房未单独披露零售业务外,其余四家企业均呈现相对弱势的局面,尤以一心堂最为突出。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公开数据显示,一心堂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85%。分行业来看,零售业务收入63.18亿元,同比增长5.11%;加盟收入2,368.9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56.30万元增长824.30%;分销收入由2021年上半年的25,056.17万元爆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130,528.25万元,增幅高达420.94%,占总营收的比重也从3.74%一跃而至16.39%。(参看表5)中国药店:www.ydzz.com
![]() |
再以漱玉平民为例,随着加盟业务的快速发展——2022年上半年末,已有特许授权签约药店1,039家,6个月新增290家,形成了以长江以北区域市场为聚焦,覆盖河南、河北、天津、辽宁等12个省和直辖市的漱玉健康加盟网络——受此带动,2022年1-6月,其对加盟店的批发收入同比提升186.6%,远高于零售业务33.89%的增长表现。中国药店:www.ydzz.com
零售板块中的强势业务中国药店:www.ydzz.com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即便是作为行业“主力军”的公众公司,其市场表现有着巨大差异,有涨有落。而具体到一家公司,其制药、批发、零售等不同业务也是冷热不均。进一步聚焦至零售业务,也可以发现其间的此消彼长也是相当明显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强势的专业药房 2022年上半年,专业药房板块继续维持高景气度,DTP新特药房,“双通道”资质门店、慢病医保药店、院边店等成为众多连锁争相布局的店型。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以国药控股为例,前文提及其2022年上半年专业药房体系营收约46亿元,而这一业绩是由1,432家专业药房(2022年6月末数据)贡献的。其中,“双通道”门店676家,较2021年末新增273家。中国药店:www.ydzz.com
再来看华润医药,对于占比仅3.2%的零售业务,其将重点放在了DTP业务方面——上半年实现营收约2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而同期零售业务整体增幅为13%。这一策略也可以从毛利率的变化看出——上半年,零售业务毛利率为8.4%,较2021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据披露,华润医药上半年共有21家门店取得“双通道”资质。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有787家自营零售药房,其中DTP专业药店达221家(“双通道”药店110家)。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于区域性批零一体企业而言,既有的地政、品种等资源优势,使其在布局专业药房方面有着诸多有利条件。以柳药集团为例,近几年持续强化单店运营能力和服务能力,重点发展DTP、医保“双通道”等特色药店和慢病管理等专业健康服务,推动零售业务与互联网医疗、处方外延的对接。2022年上半年,全公司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0,858.5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51%。报告期末,门店总数共730家,其中医保药店631家、DTP药店(含院边店)174家、医保“双通道”药店42家。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作为民营龙头企业,已经上市的6大连锁巨头在布局专业药房方面也是不遗余力:2022年6月末,大参林已发展DTP专业药房168家;一心堂则是有204家门店获得“双通道”资质,另外还有901家慢病医保门店(占门店总数10.02%,且覆盖省、州、市、 区、县各级门店);老百姓大药房则是高度重视医院周边布局,加之有着丰富的上游厂家资源,使其竞争优势较为明显——期末自营门店中医保门店占92.56%,院边店占约10%,拥有特殊门诊705个、DTP药房151家、“双通道”门店168家。报告期内,DTP销售占比约10%,处方药销售占比约37%……中国药店:www.ydzz.com
强势的新零售业务 这一业务是几乎所有企业都在布局、强化的,此处仅以华人健康为例。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其B2C电商业务收入分别为5,257.75万元、10,359.05万元、21,256.60万元及17,873.10万元,占零售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09%、8.02%、13.63%及18.06%,各期同比增幅分别为97.02%、105.20%及131.81%;再来看其O2O业务,三年一期的收入分别为2,202.96万元、4,718.18万元、7,838.61万元及6,021.53万元,各期同比增幅分别为114.18%、66.14%及105.40%。从O2O业务门店覆盖情况来看,2018年时仅有278家,2022年6月末已上涨至881家,占期末全部门店(938家)的比例为93.92%。(参看表6)中国药店:www.ydzz.com
![]() |
实际上,类似的现象在其他主流连锁身上也能或多或少看到,详情可参看本期深度文章——《线上业务成新增长极,六大连锁如何布局》,此处不再赘述。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