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杂志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 深度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25年04月 总第325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中国药店(下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15年12月 总第213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健康社区杂志封面

点击查看
2013年10月 总第082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谁在为“少数”埋单

【2012年07月上半月刊 总第136期】【作者:周玉涛】【阅读量:105900】【 】【打印



  “问题胶囊”事件的主角显然是生产企业,但处于供应链下游的药品零售企业却不幸成为“主战场”,遭受的冲击更直接、更剧烈。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经过持续的发酵,社会对“问题胶囊”事件的关注焦点已经由“问题”转向“胶囊”,“问题胶囊”事件的负面影响范围已经由个体延伸至整体。换言之,是包括涉案企业在内的整个行业在为其恶劣行径埋单。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5月25日通报了铬超标胶囊剂药品抽验结果,显示共有254家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存在铬超标现象,占全部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的12.7%。然而,来自公众的责备声音已经不再单单指向涉案企业,而是笼罩了整个胶囊剂药品生产行业,近九成的规范企业正承受不白之冤。与此同时,“问题胶囊”事件的影响还沿着供应链迅速传导,致使处于供应链下游的药品零售企业因此而饱受困扰。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生产企业很受伤中国药店:www.ydzz.com

  “问题胶囊”事件似病毒般,以裂变方式快速传播,首先遭受创伤的是同处于供应链上游的胶囊剂药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自5月1日起,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购进的原辅料和销售的产品逐品种、逐批次严格检验。中国药店:www.ydzz.com

  责令企业自检,被行业人士认为是药品监管部门缓解瞬时监管压力、转移监管重心的一种手段,但作为当事人的生产企业却不得不承受成本的大幅增加:一是检验设备的添置或更新,意味着资金、场地等一系列的相关投入;二是相关检验人员的配置及培训;三是检验流程的梳理与再造,这对生产企业来讲尤为棘手,一如药品监管码的投放,流程的增加将造成企业工作效率的降低。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或始于或先于通知的下达,为数不少的胶囊剂药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主动召回了胶囊剂产品。“召回”二字谈起极其容易,但实施起来代价颇为不低。首先,生产企业需要承担因召回而导致的直接损失,比如召回过程中涉及的物流、人力及仓储的额外成本支出,再如因涉及产品在特定周期内销量“跳水”甚至触底而流失的利润;其次,生产企业还需面对隐性的损伤,在召回期间,具有相同功效、不同厂家、不同剂型的产品极可能蚕食既有的市场份额,从而消耗产品原有的市场优势,若召回产品为企业主营产品则损失更甚。中国药店:www.ydzz.com

  广东保瑞药业总经理姚壮民日前曾表示,公司部分产品因“问题胶囊”事件受到较大波及,目前正在加大粉剂产品的研发力度。其实,为抵御“问题胶囊”事件影响而采取防御性措施,与保瑞药业拥有相同思路的生产企业不在少数。不过,且不论具有较长研发周期的新产品能否化解燃眉之急,新产品能否完整“替代”原品的市场地位也是个未知数。中国药店:www.ydzz.com

注: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5月25日发布结果整理
  零售企业很无辜中国药店:www.ydzz.com

  “问题胶囊”事件的主角显然是生产企业,但处于供应链下游的药品零售企业却不幸成为“主战场”,遭受的冲击更直接、更剧烈。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公众对生产企业的不满表现为对其产品的排斥,这一行为路径直接导致药品零售企业销量的下滑。在与多位零售药店负责人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多数零售药店在这一事件中销量出现10%以上的下滑(与进入销售淡季亦有一定关联),部分零售药店的下跌幅度甚至达到二至三成,而这还是其他剂型产品销量“应激性”提升、“此消彼长”的结果。不少零售药店负责人担忧,如果“问题胶囊”事件的影响持续扩散,甚至再有类似事件的叠加,那么,公众对药品行业的担忧绝不会止于某一两个品类,而是对整个药品行业的信任危机,彼时零售药店受到的影响将难以估量。中国药店:www.ydzz.com

  “问题胶囊”事件对于药品零售企业的影响还来源于政策层面。应对此次事件,药品监管部门展示出空前的执法力度,先是勒令涉案胶囊剂产品全部下架,后又面向全部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提出“批批检”要求。与之相配合,北京、河北、云南、陕西、四川等地药品监管部门,要求零售药店先将所有胶囊剂产品下架,待相关生产企业出具检验报告后方可重新上架;而甘肃、辽宁等地则采取折衷做法,不强制零售药店事先将所有胶囊剂药品下架,如果生产企业在限期内能够提供检验报告,则可继续售卖,反之则必须严格执行下架指令。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于多数生产企业来讲,胶囊剂产品较多,在短期内提供全部产品检验报告几无可能,这预示着大量胶囊剂产品在零售药店下架已成定局,而“下架”对零售药店来讲绝非易事。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一,多数药店的胶囊剂产品在全部商品品规中占据不小比例,将涉及产品从货柜、货架撤出、搬运至库房,并对库房进行重新布局,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物力,很可能影响到零售药店的日常经营活动。事实上,据不少零售药店负责人反映,这恰是此次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二,将胶囊剂产品下架、封存,产品从动销状态转为滞销状态,不仅会大量占用零售药店的库存空间,同时会造成资金滞留,使周转率降低。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三,产品下架或导致部分零售药店在短期甚至长期内出现品类管理混乱,如进行重新梳理,将打破企业在品类战略乃至整体战略上的延续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化解信任危机中国药店:www.ydzz.com

  “问题胶囊”事件的影响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对药品行业的信任感降低。欲使公众重拾信任,药品监管部门、企业自身以及引燃这次事件的媒体须形成合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药品监管部门来讲,“问题胶囊”事件将其完全置于社会问责之中。在此次事件中,药品监管部门能够及时公布事件进展情况以及涉案企业名单,并对涉案企业进行严格惩治,是提升公众信任感的重要手段。但随着事件的不断延长,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态势能否持续甚至就此形成常态化的机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事件的最终走向。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公众的信任危机同样会因着企业的缄默而被不断放大。对企业来讲,重塑“安全”形象没有捷径可循,唯有扎实做好每一步本职工作。不过,开心人网上药店的做法倒是值得借鉴,至少可以加速这一目标的实现——开心人网上药店将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的国家规定的药品检验报告在网页上进行公示,并率先在网站首页开辟药品质量公告栏目,刊登药品监管部门发布的药品质量公告。同理,生产企业也可以将生产流程中决定药品质量和安全的各项“检验报告”以不同形式向公众展示,零售企业亦如是。如此,企业实际上是将自身置于透明的规则之下,让药品安全成为公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引燃“问题胶囊”事件的媒体则对事件如何收尾起着关键作用。细析之下,社会对药品行业的信任危机实则处于不理性、不客观的状态之下。12.7%的小众显然不能代表整体,此时,负责任的媒体应当控制以偏概全的思维恣意蔓延,并不断还原药品市场的真实面貌。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江西省崇仁县“毒胶囊”案件一审5嫌疑人被判刑 [2012-11-09]
·SFDA:汲取毒胶囊事件教训 完善监管 [2012-08-07]
·毒胶囊引出制药辅料新规 行业现状多小散或洗牌 [2012-08-07]
·河北阜城12名公职人员因“问题明胶”受处分 [2012-08-01]
·河南公布问题胶囊事件处理结果 20名干部被追责 [2012-07-31]
·国家食药监局:要抓好铬超标药用胶囊后期处置 [2012-07-16]
·胶囊剂型药品销售下滑 [2012-06-12]
·中检院权威检定:白云山阿莫西林胶囊[铬]含量复验合格 [2012-06-07]
·白云山A称阿莫西林胶囊复验合格 [2012-06-06]
·后毒胶囊时代:强化药用辅料管理 [2012-06-06]
·陈竺:感谢媒体曝光“问题胶囊” [2012-06-04]
·上市药企纷纷回应毒胶囊 公众信心亟待修复 [2012-06-01]
·鲁抗医药发布公告 召回两批毒胶囊产品 [2012-05-31]
·西南药业公布胶囊剂药品检测结果 [2012-05-30]
·鲁抗医药迪康药业公布胶囊剂药品检查结果 [2012-05-30]
·别在铬超标事件中失了底线 [2012-05-30]
·各药企纷纷回应毒胶囊事件 [2012-05-29]
·白云山否认药品铬超标 广东16企业无一道歉 [2012-05-28]
·胶囊产品铬含量超标 佛慈制药亚太药业要求复检 [2012-05-28]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