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监管码伤害了谁?
【2015年05月上半月刊 总第198期】【作者:泛舟】【阅读量:102711】【大 中 小】【打印】
被药品电子监管码搞乱生态系统后,受牵连的不单是行政相对人,而是整条生物链,被“殃及池鱼”的“生物”们恐怕只能“哑巴吃黄连”。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心堂总裁赵飚日前撰文抨击药品电子监管码,斥之为“重复建设工程”。对此观点,笔者深表认同,用一句大不敬的话:赵飚前辈抢了小子的台词。补充“重复建设”的论点,笔者认为,药品电子监管码设立的初衷指向药品安全事件的可追溯性,一则,原有的监管体系足以保证溯源的可及,发生在药品流通过程中,以进销存票据作为线索固然需要耗费时间成本,但足够保证证据链的完整;二则,药品电子监管码虽然能够提高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效率,但仍属于补救措施,并未在本质上发生变化;三则,药品电子监管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仅限于对药品包装的监视,对超越界限的行为“无能为力”;四则,药品电子监管码应对的药品安全事件是属小概率事件,如此大张旗鼓地“防患于未然”,性价比值得商榷。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过,处于“言论自由”环境下的我们也只能是快活快活嘴而已,药品电子监管码实施时限(今年年底)的迫近已经成为不可逆的事实。只是被药品电子监管码搞乱生态系统后,受牵连的恐怕不单是行政相对人,而是整条生物链,被“殃及池鱼”的“生物”们恐怕只能“哑巴吃黄连”啦!中国药店:www.ydzz.com
条形码存与废中国药店:www.ydzz.com
“思想觉悟”高的企业已经率先完成药品电子监管码的赋码工作,于是在相关产品的包装上便同时可见药品电子监管码和条形码,这实在是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怪现状。中国药店:www.ydzz.com
按照药品电子监管码的功能设计,它与条形码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理论上具有取代条形码的可行性。但条形码的认知和应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理论与现实间巨大的沟鸿正在于颠覆习惯,需要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举例来讲,已经完成信息化建设的药品零售企业对药品的进销存管理都是基于条形码,或者说,药品零售企业内应用POS机的环节几乎全部以条形码作为数据源;药品电子监管码当然也可以承载这项职能,只是药品零售企业的商品管理不曾也不必达到SKU级别,一一核对产品的“身份证”是属无用功,此外,软件及系统的迭代升级也需要企业付出计划外的成本。中国药店:www.ydzz.com
倘若药品生产企业为节约成本而丢充条形码,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自下而上的渠道压力。因此,处在夹板下的药品生产企业只能选择自我“牺牲”而同时赋码。而且,可以预见,这种情形仍将在相当长的周期内持续。中国药店:www.ydzz.com
更重要的是,诞生于药监系统的药品电子监管码在系统外是否具有“合法性”仍不明确。换言之,药品电子监管码在其他涉药行政单位是否获得“认证资质”,是否具有流通性,仍需要明示的答案。中国药店:www.ydzz.com
当条形码不再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条形码的存与废并不是个别行业就能够决定的,毕竟依附在条形码基础上的产业单元众多,利益的纠葛必然导致它们成为条形码废除的绊脚石。中国药店:www.ydzz.com
假如条形码不再,如前文所述的以条形码为基础模块的POS软件及设备供应商将首当其冲面临生存压力,唯一的路径就是回转身形去抱药品电子监管码的“大腿”。同理,现存的购药/售药类APP也大都寄生在条形码之上,以之作为数据库建立的单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国药店:www.ydzz.com
所谓的唯一的路径也极可能是“此路不通”,毕竟药品电子监管码所包含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条形码,在一定意义上更属于企业的商业秘密,因此处于严格的管控之下,相关企业即使不计代价恐怕也只是“求佛无门”。对比之下,收购95095之后的阿里健康接手药品电子监管码工作,倒可以利用“职务之便”搞搞这份副业……如果循着这个逻辑想象,未来阿里健康或将成为相关领域独一无二的“垄断者”。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电子监管码到底成全了谁,伤害了谁?恐怕思考者的思维越是奔逸,得到的答案越是惊悚!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