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了解相关情况,《中国药店》对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药店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首先了解了抗眩晕类药品的品规情况。反馈结果显示,“10~20种”占据绝大比例,提及率超过6成,达60.61%;其次是“10种以下”,但提及率已经降至30.30%;而“20~50种”、“50种以上”的提及率更是分别只有8.48%、0.61%。这一组数据表明,抗眩晕类药品在零售药店属于小众药品,品种数量及销售规模均较小。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一点从抗眩晕类药品的配送频率亦可看出端倪:“两周一次”的提及率最高,接近50%(49.7%);其次是“每月一次”,提及率为39.39%;排在第三位的是“两个月一次”,提及率接近一成(9.7%)。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作为小众药品,消费者对于抗眩晕类药品的品牌认知程度在什么水平呢?针对一线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飞赛乐的提及率最高,超过了四成(41.21%),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产品;其次是同仁堂清眩片/丸,提及率为25.45%;排在第三位的是三金眩晕宁片/颗粒,成绩接近第二名,提及率为24.85%。(参看图表1)中国药店:www.ydzz.com
![]() |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问题对购买抗眩晕类药品的消费者年龄结构特点进行了摸底。从调查结果来看,“45~65岁”的提及率最高,达55.15%;其次是“25~45岁”,提及率为38.79%;“65岁以上”的提及率紧随其后,但占比已经降至5%以下(4.24%);至于“25岁以下”的提及率就更是接近地量,仅有1.82%。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引文中,我们提到每年的春运时节抗眩晕类药品都会迎来一个销售小高峰。那么,此类药品销售有无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点呢?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调查结果来看,夏季是一线人员最认可的销售旺季,提及率为35.76%;然后是秋季,提及率为15.76%;之后是冬季,有11.52%的受访者选择;提及率最低的是春季,仅有4.24%的受访者选择。中国药店:www.ydzz.com
值得注意的是,有32.73%的受访者认为抗眩晕类药品全年的销售均较稳定,不同季节间的差异性颇小,这一成绩与夏季的提及率相当接近。中国药店:www.ydzz.com
随后,我们又询问了消费者购买抗眩晕类药品时咨询问题的倾向。结果显示,“疗效”占据了绝对多数,提及率高达73.15%;其次是“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提及率为14.55%;位列第三的是“是否产生副作用”,提及率为5.45%。(参看图表2)中国药店:www.ydzz.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