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杂志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 每期关注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25年04月 总第325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中国药店(下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15年12月 总第213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健康社区杂志封面

点击查看
2013年10月 总第082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有效需求待激发,大市场谨慎回暖

【2024年11月上半月刊 总第320期】【作者:杜航】【阅读量:11247】【 】【打印



  宏观篇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中长期来看,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低很多,仍有很大的潜力可以释放。但当下有效需求的不足,仍直接反映在国内消费市场上。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24年9月24日,证券交易所的大屏,迎来久违的满眼红色。中国药店:www.ydzz.com

  当天,A股市场在盘前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大幅高开。最终,上证综指涨4.15%,报2,863.13点,创2020年7月6日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深证成指涨4.36%,创业板指涨5.54%。两市及北交所共5,165只股票上涨,其中139只股票涨幅在9% 以上。中国药店:www.ydzz.com

  支撑这一天股市狂欢的是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降低购房首付比例、创设支持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这一系列政策,并非凭空出世。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宏观面:有效需求不足中国药店:www.ydzz.com

  10月19日上午,在2024万艋会总论坛演讲时,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表示,9月份的系列政策,是为对冲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生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近年来,中国CPI整体呈现下降态势,很大程度上源自食品和交通价格的下降,住房、教育、娱乐等价格仍保持在比较合理的增长区间。此前,部分经济学者曾表示,需要正视中国当前通缩压力,如果后期持续下行,风险很大。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付鹏看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很可能是中长期问题,而非短期问题。其中既有短期因素影响,也有中长期因素的作用,相对比较复杂。人口,可以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子。“当我国人口结构开始转变,老龄化逐步转向深水区,其对总需求的影响会愈发深刻。”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付鹏表示,有效需求下降,并非源自新冠疫情那几年,分水岭出现在2018年——此前,企业做生意都在满足需求扩张,即所谓的消费升级;2018年之后,面临的则是需求收缩,而非扩张,企业满足的是消费降级。中国药店:www.ydzz.com

  资本市场亦是如此。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10至2018年,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投资人的主线逻辑都是基于居民消费欲望提升、需求扩张、消费能力增长,但是到2019年这条主线已经颠倒。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种转变在居民部门杠杆变化上早有端倪——需求最旺盛的阶段,往往伴随着居民部门杠杆的快速上升。2015年之前,居民部门消费中,源自过去储蓄和当期收入这两者的比重较大;但是,2015年之后消费杠杆比重增加,消费更多源自借贷。任何消费一旦脱离当期收入和过往储蓄,就存在着巨大风险。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在攀升,在全世界仅低于日本、韩国。2020到2024年,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了65万亿元,比一年的零售销售加房地产销售额还高。这样的储蓄率并不符合往常的增长态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当有效需求不足的时候,潜在投资回报率急速下降,资本难以形成投资,只能变成银行储蓄。此时的储蓄增长意味着资本风险偏好急速下降,市场就会出现谁来激活的问题。居民部门自己的反馈已经难以激活市场的时候,只能靠政府部门调节。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24年上半年,居民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螺旋式循环已经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时,企业利润下降,甚至变成亏损。为了生存,企业开始裁员、降本、增效。企业一旦裁员,作为反馈,居民部门进一步收缩,需求再次下降。如此往复,便会形成螺旋式循环。中国药店:www.ydzz.com

  9月份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居民部门有效需求变成-0.04%左右,已经掉到0以下,这种现象过去20年间只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时短暂出现。此时,应尽快阻断这种螺旋式循环,尤其是房地产的螺旋式循环——如果房价持续下跌,将直接冲击有效需求,尤其是中产阶级的有效需求。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付鹏看来,当前很难再通过简单的供给侧改革来提振居民部门需求,因为此时若对企业部门进行供给侧改革,所有行业都难以吸收就业,失业风险很难被冲销。“提升有效需求,当务之急是解决居民部门的债务问题。其中,最有效的路径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扎扎实实降低债务成本。”时下,相关的政策已经出台、落地,目的是止和稳——止住螺旋式循环,稳住当前形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消费侧:市场谨慎,人群分化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对中国GDP的增长信心和预期在缓步提升,而且从中长期来看,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低很多,仍有很大的潜力可以释放。但当下有效需求的不足,仍直接反映在国内消费市场上。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三方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预期居民消费增长率为5.8%,而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基于消费者的市场调研显示,消费者预期的消费增长率介于2.2%~2.4%,低于其他来源的预期增长。构成2.4%消费增长率的因素包括:0.4%家庭总户数的增长,2.5%户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例-0.5%的略微下降。中国药店:www.ydzz.com

  聚焦到具体消费品类上,教育、食品饮料、保健用品和服务、旅行等方面,有较多的消费者预期支出会增长,而家用电器、烟酒、消费电子等的预期消费支出增长则比较悲观。中国药店:www.ydzz.com

  麦肯锡调研发现,保健用品更多是渠道驱动,物价驱动并不明显;旅行方面,消费者的旅行频次可能变多,但单次旅行消费额度在降低;在烟酒、消费电子、家电里,消费数量减少的同时,可能更倾向购买小而精、价格更贵的产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与消费品类在分化类似,消费者也在分化,不同人群的消费预期也有所差异。中国药店:www.ydzz.com

  麦肯锡调研发现,Z世代(18-25周岁)和婴儿潮一代(58-65周岁)相对来说比较乐观。前者一部分是世代天生的原因,一部分是还有家庭支持;后者在改革开放时期已积累较多资产,所以对未来比较乐观。而70后、80后则相对悲观。从城市县级来看,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明显更乐观,一二线城市则比较悲观。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所有消费群体中,麦肯锡认为5类人群值得重点关注: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一类是一线城市银发族,以企业中高管或企业主居多,改革开放期间已积累较多财富,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高,短期波动不太影响他们消费的信心。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二类是三线城市银发族,他们不仅比较有钱,而且比较有闲,生活压力没有那么大,因此消费相对比较乐观。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三类是Z世代,以单身学生和普通职员居多,虽然失业率比较高,但普遍相信未来收入会增长,因此展现出更高消费意愿。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四类是一二线城市中产,尤其是80后这一拨人相对比较悲观。因为一二线城市生活压力较大,且这一人群上有老下有小,中产焦虑形容的正是这一人群。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五类是低线城市中老年人,他们对于消费也相对悲观一些。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这五类人群中,一二线城市中产人群的消费增长是最低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细分端:零售业整体疲软,增量市场待挖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消费端,如果聚焦到更为细分的领域——零售市场,目前整体还是比较疲软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麦肯锡披露的数据显示,零售销售2024年上半年较2023年同期增长3.7%,低于同期GDP的增幅5%。其中,商品零售的增幅更低,仅3.2%。具体到品类,只有刚需的食品类增幅达到9.6%,远超GDP增幅;弹性品类如化妆品、服装、家用电器、汽车等均表现疲软。中国药店:www.ydzz.com

  影响零售销售的因素主要源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消费者的信心。从2022年开始,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低迷。近一年来,消费意愿虽然在缓步回升,但是对就业、收入的预期还是处于低位。另一方面是私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没有增加,一直在零值上下浮动。私营企业一旦发展停滞,会直接影响城镇就业,进而影响人们的就业信心。中国药店:www.ydzz.com

  更进一步细分来看,功能医学市场却以增量的姿态,正被越来越多的药店从业者关注。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功能医学分会会长、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功能医学分会副会长王树岩表示,功能医学是一门以预防医学为基础的保健医学,强调个体差异性,以人的基因、环境、饮食、生活形态、心灵等共同组合成的独特体质作为治疗的指标,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解决方案。除了治疗疾病外,功能医学更提倡健康的维护,包括营养治疗建议、生活方式指导等,帮助消费者预防疾病,改善亚健康症状及辅助治疗慢性疾病,让其享受更优质的生活。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王树岩介绍,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于2018年成立了功能医学专业委员会,2023年功能医学进入301医院博士生课堂。不过,功能医学在国内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国家卫生健康委和美国AMA网站数据显示,在功能医学医师资源方面,中国目前接受过功能医学培训的医师不足1万人,美国则达到10万人。由此可见,中国的功能医学市场仍存在广阔的上升空间。中国药店:www.ydzz.com

  WHO数据显示,全球人均预期寿命已从2000年的66.8岁增长到2019年的73.3岁,同时健康寿命则从58.3岁增长到63.7岁,预期寿命与健康寿命相差近十年。2019年,我国整体预期寿命是70.4岁,健康寿命是68.5岁。这意味着人们有2—10年是在疾病痛苦中度过的。未来大健康的发展趋势,是让健康寿命和实际寿命相匹配,在这个过程中,功能医学可以发挥极大的价值。中国药店:www.ydzz.com

  王树岩认为,完整的医疗应包括预防、保健、诊断、医疗、康复和抗衰老,现在药房只是参与了治疗环节,如果可以介入预防、保健、康复、抗衰老环节,那未来的市场空间将更为广阔。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在线刷医保加速,药店的隐忧与挑战 [2024-08-13]
·破解“依从性”难题,能荃力益嘉抢占百亿特医食品赛道 [2024-08-11]
·2023年,“四类药”量价齐跌 [2024-05-09]
·皮科用药:2023年亮眼表现可期 [2023-12-01]
·维矿品类:三年来首降 [2023-10-05]
·疯狂囤货后,近效期药品如何动销 [2023-07-05]
·后疫情时代,美国睡眠品类新趋势 [2023-07-05]
·日本药妆店:两极分化初显 [2023-07-05]
·补气血品类,疫情时代的新宠 [2023-07-05]
·后疫情时代,益生菌品类迎来新风口 [2023-03-14]
·“医药”合一,药店在医疗方面大有可为 [2023-03-14]
·FDA如何应对药品短缺问题 [2023-03-14]
·疫情潮汐与商品起落 [2023-03-14]
·危机公关,让谣言止于“治”者 [2023-03-14]
·“历劫”中的药店,如何渡人渡己 [2023-02-09]
·疫情之下,店员的“干劲儿”从哪来 [2023-01-10]
·2021年医疗市场加速亦变革 [2021-08-13]
·拐点已至 [2021-04-20]
·处于疫情中心的药店们 [2021-04-19]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