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众线上“寻医问药”习惯的逐渐养成,很多互联网巨头加快在医药健康赛道的布局。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是B2C 模式下的行业头部企业,以自营为主,兼顾平台。O2O的代表企业包括纯自营模式的叮当健康,自建供应链独立运营;以美团、饿了么为代表的外卖平台,依托于用户优势和配送服务与零售药店建立供应网络。此外,还有几家主营患者健康管理的企业,如智云健康、思派健康。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结合今年各企业已发布的中报数据,本文选取其中几家分析对比,探究不同模式下互联网医药企业的发展态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京东领跑行业,阿里扭亏为盈 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背靠互联网大厂,在业务发展上自然有着先天优势。阿里健康虽然扭亏为盈,但营收、利润、增长速度与京东健康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营收情况来看,尽管财年不同,但根据业绩表现不难看出,京东健康更胜一筹。京东健康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但该增速为2020年以来最低,与去年同期增长49%相比,回落了16个百分点(见图1)。阿里健康2022年4月-2023年3月末营收267.6亿元,同比增长30.09%,如果按照半年的平均业绩进行比较,阿里健康的营收只有京东健康的一半左右。中国药店:www.ydzz.com
![]() |
京东健康实现了净利润超100%的增长,源于其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以及优化和开放生态、持续推进全渠道布局。中报表明,京东健康已全渠道覆盖全国超400个城市,合作连锁品牌超1,200家,合作门店超10万家,其中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合作门店数占比超过60%。京东健康还通过线下DTP药房持续推进服务业态的线上线下融合,加速提高覆盖全品类的专业服务能力。目前,京东大药房DTP药房门店已覆盖全国26个省市,经营超过400个特药品种,成为众多创新药企开拓全渠道的重要选择。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活跃用户和服务商家来看,截至各自的报告期内,京东健康过去一年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近1.69亿,同比净增3,730万。商家数量也创新高,达到3.6万家,商家生态的繁荣有力拉升了上半年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3.7%。阿里健康虽然在线自营店年度活跃消费者为1.3亿,低于京东健康,但加上天猫健康的近3亿年度活跃用户,总量远高于京东健康。得益于阿里系的流量入口和用户数量,阿里健康更占优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聚焦特药市场,思派健康剑走偏锋中国药店:www.ydzz.com
思派健康算是特药企业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家为患者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的科技公司,它走的是一条与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不同的发展之路。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22年底上市以来,思派健康聚焦核心业务的有机增长和运营效率提升,同时也保持对整体数字化与协同发展的持续投资。中报数据显示,思派健康上半年收入24.38亿元,同比增长29.2%。公司预期与2022年同期的期内经调整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人民币1.43亿元及期内亏损人民币3.46亿元相比,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两项指标均可能收窄超过70%。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业务结构和占比上看,思派特药药房主营业务地位进一步巩固,实现收入21.59亿元,占比88.5%,比去年同期提升1.3%,但此业务长期处于低毛利率水平,2019-2022年均维持在5.5%左右。2023年上半年,由于思派加大了特药批发业务的拓展,导致该项业务毛利率进一步下行至4.5%。而思派业务板块中的健康保险服务业务毛利率高达67.3%。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市场份额来看,特药市场集中度较低,排名前三的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海医药合计市场份额仅为15%左右,而思派市场份额约为3%-4%,有较强的竞争力。思派认为,得益于我国趋势和国家医保政策,提升了特药的可及性,特药药房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药店:www.ydzz.com
依托即时服务和数字升级,叮当健康积聚人气中国药店:www.ydzz.com
虽然在互联网医药的细分市场中,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占据了主要份额,但是随着大众线上寻医问药习惯的逐渐养成,即时零售已成为医药零售新的增长极。这一点上,叮当健康、美团买药更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叮当健康和美团买药线上直营渠道方面,都是专注于即时医药、医疗及健康服务。依赖于覆盖面广阔的零售药店,两者均提供24小时即时到家,甚至是30分钟送药上门服务,涵盖了各类药品。即时零售场景的完善,有效促进了药品销售和用户数的提升。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报透露,叮当健康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期内亏损收窄80%。今年预计全年营收也能接近50亿元。相较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叮当健康的增速呈现放缓趋势,这与叮当健康从2016年开始自建线下药房和配送体系,从轻资产模式转型为重资产模式导致的成本增加有关。目前,叮当健康自建自营的智慧药房有348家。与此同时,2023年叮当健康正式启动并发布叮当HealthGPT,并首推叮当药师、营养师AI助手,以借助数字技术助力叮当健康智慧药房实现高效运转。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此外,叮当健康已与超过5,000多家制药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用户与药企打通了F2C的生态系统。未来,叮当健康将从药品供应链、数字基建、平台服务、运营赋能四大方向,共同赋能万家药店终端。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