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杂志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 每期关注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25年04月 总第325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中国药店(下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15年12月 总第213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健康社区杂志封面

点击查看
2013年10月 总第082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叶同仁国医馆的生态化发展

【2018年01月上半月刊 总第238期】【作者:吴梦月】【阅读量:87033】【 】【打印



  叶同仁提出在名医、名药的基础上打造中医药健康综合体,针对现代人亚健康的状态,从中医角度进行调理,并提供综合健康服务。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叶同仁始创于1670年,历经数代,载誉300多年。一路走来虽历经波折,但值得庆幸的是,其如今已经在温州百姓心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未来也将在资本的推动下谨慎前行。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叶同仁之前世今生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叶同仁国医馆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十五年,在温州积累大量的口碑。而在发展过程中的那些曲折坎坷,唯有一起砥砺前行的叶同仁的同仁才知道。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叶同仁国药号创始人叶心培,宁波慈溪县鹤鸣乡人。中年学铃医,只身混迹宁绍一带,养家糊口,清康熙四年(1665年),到了温州,结识了西门外王同仁药铺的老板,在那制售丸、散、膏、丹。几年后,以20贯铜钱把这家药铺顶受过来,改名叶同仁。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叶同仁堂自创办至温州解放,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和民国诸朝代,为时近300年。中国药店:www.ydzz.com

  1956年,乾宁斋、叶三宝堂、三余堂等温州较大的药行并入叶同仁药栈。至此,这家近300年历史、饱经沧桑的叶同仁国药店终于走上公私合营的道路,改名为温州国药联合制药厂(1965年改为温州中药厂)。1995年,为适应改革开放,温州中药厂发展为海鹤集团。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00年企业改制带来生机,为继承发扬叶同仁堂的经营精髓、提升瓯越中药文化内涵,海鹤集团重新挖掘沉淀的历史遗产,重竖金字招牌,在人民西路租房重设150平方米的叶同仁堂大药房。为在创新中“守旧”,“守旧”中创新,老店新开的叶同仁堂大药房竭力恢复“叶同仁”的经营精髓,开设中西成药、中药配方、保健、参茸专柜外,特设夜间售药、坐堂门诊、小病撮药、电脑煎药、电话购药、凉茶、红十字急救点等便民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良好口碑,推动了温州市医药零售业的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02年,为使企业做大做强、规模经营、创名牌特色,叶同仁创办了近2000平米,当时温州市规模最大、最具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叶同仁药城和叶同仁综合门诊部;目前叶同仁拥有三个中医馆和四个中医坐堂的门诊,每年为超过15万的患者提供就诊服务。中国药店:www.ydzz.com

  名医名药并非万能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叶同仁医药连锁副总经理王坤介绍,在叶同仁国医馆起步的那几年,正如现在正要入局中医馆行业的人士一样,认为只要有名中医就会成功,因此实行了以名中医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证明,有了名中医也未必能做好中医馆。有两大主要因素限制了国医馆的发展:一是区域资源相对有限。中医馆一般会扎根在当地,而当地的名中医资源太有限了,于是就出现了争抢的情况,带来的后果是市场恶性竞争,国医馆的运营成本直线飙高,另外医生的流动和不确定性,也给国医馆的运营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二是中医的区域限制。在本地名医资源不够的情况下,需要从外地聘请名中医,而中医的门派较多,从外地聘请过来的中医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需要企业花时间引导,往往造成的结果是企业付出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为了打破这些限制、打造自己的名医优势,叶同仁开始培养并创造名医,通过一些老中医的带教,提高医生的专业能力,并通过自媒体等方式对医生进行大量的包装和宣传,提高市民的认可度。当然,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培养周期长,二是企业花费的代价偏大,三是很难长期留人。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叶同仁还在广度上做了一些文章,根据医馆当地的情况推出中医特色的医馆产品,用符合当地市场的产品来拓展医馆,比如针灸、推拿、保健、按摩之类跟传统中医有一定关系的业务。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以前每当叶同仁堂制售全鹿丸,便会大张旗鼓、摆香案隆重举行杀祭典礼,舞狮游行,热闹非凡,以证明叶同仁堂选地道药材制作全鹿丸的真实性。由此,叶同仁改变策略,以名药为核心,希望精致饮片能够间接增强一些企业竞争力,从而缓解名医稀缺所带来的企业短板。于是,叶同仁成立了自己的饮片厂,选用道地药材,用高标准的生产流程,对有效成分或者农药残留进行严格监测,把控质量,始终把药效放在第一位。中国药店:www.ydzz.com

  然而现实又打破了美好的希望,在后面的推广以及经营过程中,由于成本提高后,药价自然上涨,顾客接受度差,后期的推广成本逐渐提高,再加上支付能力受政策限制,这一策略实施得很是艰难。中国药店:www.ydzz.com

  名医+名药+药诊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考虑到名医、名药的局限性,叶同仁提出在名医、名药的基础上打造中医药健康综合体,针对现代人亚健康的状态,从中医角度进行调理,并提供综合健康服务,满足百姓中医就诊、养生指导的健康需求,为这个已经经过300多年积淀的老品牌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未来,叶同仁将提供4大核心业务:第一是名中医的门诊,回归中医本质,名医加道地药材,为顾客解决健康问题;第二是康复诊疗,包括中医康复、针灸艾灸、推拿、理疗等,由专业的医师建立专业的项目团队去推广;第三是精制饮片的市场化;第四是健康食品,根据叶同仁流传下来的方子进行一系列的开发,比如雪梨膏等,还有一些日常的代餐粉。目前来看,这些产品的市场反馈还不错。中国药店:www.ydzz.com

  曾有言论称:“中医一定会亡于中药。”王坤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中医不会亡于中药,而会死在传承上,因为中药有一些量化的标准和一些检测的手段,可以去干预整个药品的质量,而中医的传承是无法替代的。因此,“叶同仁”老字号除了会提供以上的服务,还会基于中药提升中医文化,将传承作为己任。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在温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叶同仁医药连锁公司特于2012年5月设立了公益性的“叶同仁中医药博物馆”,一方面是推动“叶同仁”本身的一些养生、经营管理的中医药文化,还有就是将在温州发生的跟中医文化相关的诗集、书籍、名医、典籍等进行收录,为企业品牌以及瓯越中医药文化的沉淀尽一些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利用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的品牌和平台,定期义诊;再者,作为小学生的再教育基地,每年的暑假会定期进行像中药小能手、中药香囊制作等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活动,为中医药文化的延续传承做铺垫。中国药店:www.ydzz.com

  如今不管是政策还是资本,对于中医药板块都是利好,王坤认为,“春天是到了,但前提是你能接得住。接住了便是春天,接不住便会背道而驰。一路走来,叶同仁历经坎坷,未来会尽量在资本推动下小心翼翼的往前走。”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