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杂志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 每期关注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25年04月 总第325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中国药店(下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15年12月 总第213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健康社区杂志封面

点击查看
2013年10月 总第082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公众50”的中期画像

【2017年10月上半月刊 总第235期】【作者:赵振基】【阅读量:52328】【 】【打印



  在上半年的整体发展中,“中国药店公众50指数公司”表现出哪些共性的特点呢?又能用什么样的词汇来恰如其分地总结?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2000年以来,政策一直都是影响和驱动药品零售行业快速发展的最大因素,17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2017年1月9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2月9日,国办下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4月21日,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5月5日,国办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的通知;5月23日,国办出台《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过,尽管政策的决定性作用没有人去否认,但催化药品零售行业集中化进程的力量除此而外,与资本市场对接的价值正日益彰显:中国药店:www.ydzz.com

  首先,各类机构对连锁药店关注度、参与度的提升,比如早期高盛对海王星辰的巨额风险投资,中期殷拓亚洲对老百姓、今日资本对益丰、鼎晖投资对大参林IPO的大手笔支持,近期华泰证券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天士力大健康产业基金、基石资本、高瓴资本旗下高济医疗等对区域性主流连锁的真金白银投入。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次,公众市场上零售药店概念板块正加速形成。截至本刊发稿时为止,不包括正在IPO进程中奋进的漱玉平民、健之佳、贵州一树、众友健康、立健、新兴、怀仁、瑞人堂、百佳惠瑞丰等,以及从美股私有化退市的海王星辰,已有50家左右连锁药店借助各种形式与资本市场对接。其中,纯零售概念包括A股民营“四大家”,即一心堂、益丰、老百姓、大参林,美股纳斯达克的海王星辰(已于2016年私有化退市)、杭州九洲大药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通称“新三板”)挂牌的唐人医药、华巨药房、易心堂等十余家连锁;批零一体化模式则是以国药控股及其子公司国药一致、华润医药、上海医药、九州通等为代表;产业链延伸的则包括同仁堂、中智药业、丰原药业等;多元化投资的则包括辽宁成大、仁和药业、太安堂等。(参看图表1)中国药店:www.ydzz.com

  基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业务模式与战略定位,图表1所列50余家企业最终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既有零售板块年销有望超百亿的全国性连锁巨头国大药房,也有半年营收仍低于1000万元的区域小型连锁唐山市聚丰堂;既有直营门店已经突破5000家(9月21日数据)的中国药店NO.1一心堂,也有不少网点数量低于50家的区域化企业,如前面提到的聚丰堂(11家),以及广州养和医药(23家)、深圳都市医药(32家)、黑龙江灵峰药业(35家)、广西鑫海药业(39家)、南京上元堂(41家)等。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过,作为公众公司,这50余家企业披露的各项经营数据都经过各类中介机构的严格审核,并有所上市(或挂牌)的证券交易所(或股份转让系统)监督以及证监会的强力监管,因而相对更真实、更客观,能更加精确地反映这些企业的发展成绩、工作重点以及行业地位。因此,《中国药店》对这些企业(尤其是可以查阅到零售板块业绩的46家企业)的数据进行了汇总、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一份颇具参考价值的新型报告,我们称之为“中国药店公众50指数公司发展报告”,并拟将之作为重要板块融入一年一度的中国药店发展报告,借此更为多元、透彻地描摹中国药品零售行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及趋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我们可以先来看图表2,“公众50指数公司”(实际有数可查企业46家)2017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481717.84万元(此处国药系以国药控股零售板块570090.5万元的数值计算,如果只计国大药房数据,则样本企业整体营收为3400405.51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增16.32%(如果国药系只计国大药房数据,则样本企业整体增幅为16.36%),大大超过全国药品零售市场2015年度10.19%、2016年度9.41%、2017年上半年9%左右(预测值)的涨幅,更是将6.9%的2017年上半年GDP涨幅远远甩在身后,表明这些公众公司大都具备了一定的经管实力与发展潜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之所以没有说“全部”,是因为部分企业2017年上半年的营收增幅低于5%,甚至还有8家企业出现了负增长,最差的一家业绩竟然萎缩三成还多。(参看图表3)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联手转型,是快速切入新业态的好办法 [2025-04-08]
·药店“内卷式”竞争可休矣! [2025-04-08]
·“她经济”风口:药店掘金女性品类 [2025-04-08]
·“盘整期”的确定性 [2025-04-08]
·看,执业药师考证潮的背后 [2025-03-06]
·逆势开新店的盈利逻辑 [2025-03-06]
·头部连锁“刮骨祛腐”,透露了什么信号 [2025-03-06]
·药店退市上中下策 [2025-03-06]
·2025年第一场会怎么开? [2025-02-12]
·医保工作重点为药店经营发展指方向 [2025-02-11]
·面对“坏消息”轰炸,药店要有定力 [2025-02-11]
·即时零售是“创收增效”的新路径吗 [2025-02-11]
·用专业驱动新增长 [2025-02-11]
·“轻医美”品类的差异化运营 [2025-02-11]
·病种营销对冲“顾客流失潮” [2025-02-11]
·药店“买卖”有讲究 [2025-01-03]
·慢病管理,药店要不要继续坚持? [2024-12-06]
·高值会员差异化服务如何发力 [2024-12-05]
·高值会员的界定及甄选策略 [2024-12-05]
·健之佳,创新驱动慢病管理真正落地 [2024-12-05]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