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监测,2015年中国医药B2C市场容量扩增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TOP20企业中进入资本市场(新三板)或取得融资者数量明显增多,在资本的推动下业绩明显上扬,总量达到87.4亿元;(2)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申明态度支持医药电商市场发展,在政策拉动下,大批企业(含医药工业企业)入围医药B2C市场,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至2015年底,处于有效期内的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书(C证)累计数量达到387张;(3)宏观环境推动医药O2O模式出现,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活跃于市场上的垂直医药O2O企业数量(如掌上药店、问药、叮当快药、快方送药、百度药直达、平安好医生等)超过20家,而生活服务O2O企业(如美团、饿了么等)也不甘寂寞纷纷介入医药领域。中国药店:www.ydzz.com
平台仍然占据主导,占比下滑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2015年中国医药B2C市场的渠道分布来看,平台B2C较自营B2C权重依然较大,约占据55.4%的市场份额,而自营B2C占比约为36.4%,医药O2O企业及其他占比为8.2%。(见图表2)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具体来看,平台B2C销售取得主要集中于天猫医药馆和八百方。其中,天猫医药馆依然占据国内B2C市场的主导地位,2015年月均销售额超过5亿元,由于“双11”的强势拉动,全年实现销售67.3亿元,较2014年的36.6亿元增幅达到83.9%,增速(2014年为79%)小幅回升,占据国内B2C市场总量的46.7%(见图表3);而取得互联网第三方药品交易试点资质的八百方在今年也有亮眼表现,销售规模达到12.6亿元。中国药店:www.ydzz.com
![]() |
医药B2C冲入“10亿元俱乐部”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中国药店医药电商研究中心获取的销售数据来看,2015年,国内医药B2C市场TOP10和TOP20门槛显著提高。其中,TOP10门槛从2014年的2.5亿元提升到4.2亿元;TOP20门槛从2014年的8700万元提升到1.14亿元。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统计,TOP20企业2015年销售总额达到87.4亿元,其中TOP10企业销售总额达到72.1亿元,分别占据市场容量的60.6%和50.0%,因市场总体体量的大幅提升,占比较2014年均有所下降。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过,从TOP20企业交出的2015年成绩单,可以明显发现:中国药店:www.ydzz.com
(1)有4家企业同处10亿元俱乐部,分别为七乐康、健客网、康爱多和1药网。居于国内医药B2C市场第一阵营的4家企业有着共同的显性特征:第一,均为“轻资产”性质企业,具有典型的互联网基因;第二,均已获得资本的认可,其中七乐康、健客网和1药网分别于2015年前后取得亿美元级别融资,而归属上市公司太安堂的康爱多同样得到集团的巨额注资,拥有持续发力的物质基础。中国药店:www.ydzz.com
4家企业在2016年初均已发布发展规划,试图在已见雏形的寡头竞争中再度冲刺:七乐康、健客网、1药网均开启“医+药”的模式探索,而康爱多则进入独立上市轨道,今年目标更是直指20亿元。中国药店:www.ydzz.com
(2)TOP20企业间呈现明显阶梯状特征,尤其TOP10企业与TOP20企业间断层明显,市场容量进一步向顶端汇聚,距离市场格局初定已时日无多。中国药店:www.ydzz.com
(3)对比2014年和2015年两份TOP20名单,出现多个全新面孔,分别为德开大药房、百洋商城、怀仁大药房和泉源堂大药房,4家药房均具有明显的性格标签,如德开大药房倚赖康复之家在医疗器械类目的积累成为细分领域的龙头,百洋商城则自定为“妈妈的网上药店”,由此可见,“特色化之争”也成为2015年国内医药B2C领域的重要戏码。中国药店:www.ydzz.com
(4)1药网、康之家、云开亚美等几家企业在名单中成功“跳级上升”,多源于其显而易见的长板:1药网的“医+药”模式,康之家的O2O模式,云开亚美的慢病管理模式。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北上广差异崭露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国内医药B2C市场TOP20企业地区分布情况来看,北京、上海和广东依然占据了大部分席位,与医药B2C市场初创格局无异。但从物理位置维度划分,北上广三地的医药电商逐渐显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地处北京的医药B2C企业大都具有传统零售背景,尤以德开大药房、111医药馆和仁和药房网(原药房网)为典型代表。其在布局医药B2C业务时,均采用整体视角,兼顾线上及线下渠道,并以实体零售为发展根基,故在业务模式上均追求线上及线下的互动互补,更契合时下流行的O2O的概念。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分别来看,德开大药房的快速崛起得益于母体公司康复之家的经年积累,在供应链、现金流及团队建设方面都具有良好基础,于今年初提出“药械店”全新模式后,更依赖康复之家既有的线下布局,借力康复之家的会员体系及门店服务能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111医药馆作为药房生态的中枢系统,连接线上线下的各个环节,实现从线上到线下、从线下到线上的双向畅通,而在此过程中,线上及线下业务均以彼此为鉴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造,由是形成良好的协同作用。尽管目前模式具有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却具有可复制的优点。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仁和药房网自成立始便以本土化服务为重要支点,由是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加盟体系。被仁和药业收购后,编入“B2C+O2O”体系中,实现“仁和药房网—叮当快药—仁和药房”场景闭环。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身处上海的医药B2C企业目前看以健一网和可得网为代表,二者均为“轻资产”类型企业,借助天猫医药馆平台迅速发展并始终维持先发优势。不过在视野内外,上海仍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医药B2C力量,即分别衔接上海医药和国药控股的上药云健康和国药在线,前者在年报中公布2015年销售额为24.78亿元,后者也已经正式上线运营。二者与旗下已有电商平台形成区隔,业务重心在于承接各自的医药分销业务,协同分销体系、医疗体系以及零售体系,从而延伸分销体系的服务长度(及至消费者),扩大自身在处方药领域累积的产品优势、仓储优势和物流优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返观广东医药B2C企业,以位列行业三甲的七乐康、健客网和康爱多为代言人,从其企业形态来看,不具有任何医药背景,却借助纯粹互联网手段抢占了行业制高点,其发展表明,滚雪球式的规模扩张将成为短周期不变的主题,故大都借用了资本的力量。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