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杂志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 每期关注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25年04月 总第325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中国药店(下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15年12月 总第213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健康社区杂志封面

点击查看
2013年10月 总第082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大胆肯定,小心求证

【2011年02月上半月刊 总第119期】【作者:王军】【阅读量:8410】【 】【打印



  如果说中国药店行业对“日流”的推崇,当初只是震慑于日本药店“商品极大丰富”而带来的一种冲动,那么现在正在步入理性分析和选择性拿来的阶段,并强调对日本药店管理的窥探和研究。中国药店:www.ydzz.com

  日本药店行业的两大盛会——日本药妆店展和健康食品展,每年都在阳春三月举办,日本本土近二十万行业人士将齐聚于此。曾为日本药店里蔚为大观的数万个品种所震动的中国药品零售业同行,不少已在筹划此次日本之行。中国药店:www.ydzz.com

  虽然中国药品零售行业对日本同行的管理经验、经营技术以及产品开发的借鉴和模仿,被普遍认为只学到了皮毛,但学习的热情依然高涨,大多数实践者都认定在全球范围内,日本药店是最具模仿价值的样本。中国药店:www.ydzz.com

  就像日本学习欧美一样,虽然最终与欧美不尽相同,但着实走过一段漫长的过程。中国向日本看齐,必然也将经历从“什么都拿来”到“选择性拿来”的过程。中国药店:www.ydzz.com

  学什么和不学什么中国药店:www.ydzz.com

  日本现有大大小小各类药店10万多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的药妆店,门店数近2万家,2008年的销售总额达到520亿美元,平均每家药妆店的销售规模高达346万美元。反观中国的药店,前100强连锁企业的销售规模同期为572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家单店的销售额为130万元人民币。无论在总体规模还是单店绩效,中国药品零售行业均有很大差距,这给中国药店行业积极向日本药店的经营经验靠拢带来动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内药店向日本同行学习,很大程度缘于两国之间多方面的相同。地域的相近带来人文、历史、生活传统、信仰等多方面的接近,也带来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日本药店模式的可参照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实,在确定以日本药店模式为参照之前,中国药品零售业人士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考察过诸如CVS、沃尔格林等美国药店,但美国的经济发展、消费观念、人文历史、社会生活的成熟度等多方面都与中国存在太大的差异,即便万分羡慕,也难以作为参照样本。中国药店:www.ydzz.com

  日本药店的经营模式既有欧美药店模式的骨架,又有与本土化的结合,中日两国诸多共同点让中国药品零售业欣喜地发现,最好的老师就在身边。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是,中国药店行业确定把日本药店模式作为参照之后,两国之间的种种差异为中国同行的借鉴和模仿带来了诸多困扰。中国药店:www.ydzz.com

  虽然国土面积只有30多万平方公里,但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08年的GDP就已达到5万亿美元。极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把日本国民的健康素养以及日常消费水平带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在这方面,中国消费者与之存在较大差距。日本消费者极为看重自身的健康,到达药店并不只为解决疾患,而是为了追求身体的健康和日常生活的时尚、美丽,这让日本药店的多元化经营尤其是药妆拥有稳固的市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国民的健康意识有待提高,绝大多数进入药店的顾客均为解决疾病而来,与健康相关的其他多元化商品的消费人群有待培养。中国药店:www.ydzz.com

  更重要的是,日本在1956年和1989年先后两次实施医药分业,而中国仍然处于医改的进程当中,之间的区别给两国药店行业的政策环境带来殊异。日本的第一次医药分业是让其医疗机构控制药品,药店不能再任意销售治疗用药,这催生日本药店业集体投入多元化商品的经营,其中以药妆最为活跃。在这段长达33年的时间里,日本药店经历了对新业态模式的初试到成熟掌握的过程;日本第二次医药分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药分业,促进了日本药店在医药领域的专业职能的应用,令更多消费者进入药店购药,来客数的增加带动药妆等非药品的销售,加之此前对非药品已有诸多精深的研究和成功经验,日本药店的非药品才得以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现在,日本全年的处方笺约10.56万张,流向药店的有7.22万张,医药分业率达60.7%,相比之下,处于医药“非分业”的中国零售药店无法获得多数处方,专业职能的发挥受到限制,比日本低得多的消费者进店的动力和频率,给多元化商品的经营带来现实困难。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认识到行业政策背景、行业发展历史、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能力等存在客观差异,中国药店行业逐步进入到有选择性模仿的阶段,对学什么和不学什么开始理性甄别。中国药店:www.ydzz.com

  渐进的感悟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国的药店同行一边在学习中实践,寻找共同点,一边在实践中体会,闪避不同处,期望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多元化经营之道。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2004年开始,浙江药通联盟董事长张俊峰就频繁往来于中日两国之间,仅组团前往日本考察就有3次,而个人则去过更多次。他很希望能从日本的药品零售企业身上看到中国同行的未来,找到国内药店潜在需求,从而找到作为上游供应商的自己的未来。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过遗憾的是,张俊峰至今未能与日方达成太多实质性的合作,但他表示将继续在这条艰辛道路上跋涉。2011年3月,张俊峰将再次组团前往日本,参加每年一届的日本药妆店展和健康食品展,他相信总有一天能够修成正果。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够给力的现实,也未能阻挡中国连锁药店求变的渴望。北京金象从2003年左右接触日本药店直至今天,花了近8年的时间尝试母婴用品、化妆品、美容食品、美容器械等多元化品类的经营,虽然每一品类的销售情况均被认为“不如想像的好”,但仍然在2010年与日本方合资成立了一家医药公司,渴望通过引进日本产品充实门店,提高商品的丰富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为尚微交了不少学费的湖南益丰大药房,也在今年元月初加入“哈日”一族,董事长高毅带着数名高管集体前往日本考察,出访阵容的强大显示其求学欲望的强烈。相比大多数药店同行,益丰更加注重向日本药店取经后台的管理和经营技术。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国药店行业对于日本同行经验的学习和实践,虽然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但目标已然明确:他们在日本药店里看到了健身—养生—理疗—药品—治疗—康复—护理这条完整的健康产业链,认定中国药店的未来必定是:要么向上延伸,要么向下拓展,要么整条产业链全覆盖,进而带动主业(药品零售)的增长。中国药店:www.ydzz.com

  理念认识的转变,让国内药店在向便利店、药妆店、个人护理用品店等新型业态模式转型时,更多着眼于整个健康产业链,从商品、陈列、行销等多方面进行变革。构建多元化的健康商业模式时,经营者的视角从原本无限制地扩充产品延伸聚焦到“与健康相关”的产品领域。中国药店:www.ydzz.com

  如果说中国药店行业对“日流”的推崇,当初只是震慑于日本药店“商品极大丰富”而带来的冲动,那么现在正在步入理性分析和选择性拿来的阶段,并强调对日本药店管理的窥探和研究。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08年时,湖南时代阳光养天和大药房董事长李能就曾透露,已与日本方面进行深入沟通与探讨,企图寻找新的药店经营模式。两年后的今天,养天和推出重大举措:启动企业整体转型规划,实现从治疗型的服务向预防、康复、保健、养生型服务的转变。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在原有业态基础上进行改造力度最大的案例。中国药店:www.ydzz.com

  “拿来主义”的修正中国药店:www.ydzz.com

  开创尚微这一独立业态并遭遇瓶颈的高毅,此番考察显然“用心良苦”,在与日本药店有过深入接触后,高毅认为药妆店不仅定位在化妆品和护理品上,还可以在日用品和食品方面加大力量,低毛利的日用品和食品具有强大的吸客能力,以平衡高毛利的药品和部分保健食品的经营。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更加坚定了益丰尝试尚微、药妆店以及药妆+日用品店等多种创新模式的决心,高毅回国后表示将很快推动之前踌躇未决的消费者调查,继而聘请日本零售专家深入企业内部给予指导。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多元化的方向几无异议,日本的样本价值也获一致认同。但是对于中日之间的客观差异也引起了国内药店的足够警惕,对日本药店经营模式的“拿来主义”正在被理性修正。中国药店:www.ydzz.com

  高毅分析说,日本有大店限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小店不反对才能开大店,因此日本的大卖场不多,而在中国,上万平方米的超市和百货随处可见,把化妆品、日用品、食品等非药品的职能一站式搞掂,药店凭什么让消费者放弃超市和百货而到药店里来,药店必须给消费者一个充分的理由。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日两国化妆品市场容量的巨大差别也被反复提及。“日本的厕所叫化妆间,我们开始不理解,到了日本后才知道那真是化妆间,日本女人会利用上厕所的时间进行补妆。”徐军说。事实上,有数据显示,2/3的日本国民有化妆的习惯,这方面中国消费者相距甚远,男性有化妆习惯的只有5%。中国药店:www.ydzz.com

  零售专家晃前飞认为,未来3~5年中国药品零售企业若能把握好已有的顾客,正确认识中日差异,以中老年顾客为核心,兼顾理疗、生活用品以及其他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可望为世界药品零售界贡献一种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业态模式。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