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正当时
【2025-05-08】【作者:本刊编辑部】【阅读量:41】【大 中 小】【打印】
“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推出的《全民体重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8)》火爆全网,让“国家喊你减重”一时成为热梗,国家此举意在降低18~65岁人群的超重/肥胖率,进而减少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生概率。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于药品零售行业而言,2025年及未来几年也是全行业全面推进“减重行动”的关键窗口期,具体来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中国药店:www.ydzz.com
1.门店“减重” 尽管2024年全行业的门店数量仍实现了净增加,但2025年极大概率出现净减少的局面。一方面,包括全国性头部连锁、区域性领军企业在内的众多药店都在收缩战线——注销资不抵债的分子公司,加速关闭长期不盈利的门店,让经营不再失血,保利润、保现金流。另一方面,随着线上业务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以及消费者向基层医疗机构等的持续回流,现有的67万余家药店已经严重供过于求,众多市场主体或主动或被动退出将是必然。中国药店:www.ydzz.com
2.扩张“减重” 零售药店扩张的方式无外乎3种,即直营、并购、加盟。受制于整体经济大环境及行业进入出清期的影响,新建直营店的热情受到很大抑制,调整、优化已成为这一“引擎”的关键词;至于并购模式,当药品零售行业跨过“百亿万店”的门槛之后,其未来的想象空间大幅收窄,一二级市场给出的估值都出现了大幅下滑,“买方”不愿意出高价,“卖方”嫌价低不愿意脱手,因此整个交投市场也在趋冷;除直营、并购之外,这几年轻资产运营的加盟方式反倒备受各方青睐——精细化运营能力强、管理能力强、供应链能力强的连锁药店有赋能能力,也有借加盟扩大营收体量、品牌影响力的需求,中小型连锁药店、单体药店则有依附大型品牌连锁提升生存能力、盈利水平的需求。中国药店:www.ydzz.com
3.医保“减重” 从国家层面来看,对医保定点药店进行总量控制已经有迹可循,在各地最新出台或修订的《定点药店管理办法》中,共同出现的类似表述是——“总量控制、合理布局、择优准入、能进能退”,尤其是“不支持超越医保支付能力盲目扩大定点规模”。如果再结合近期因“飞检”、药品追溯码等政策施行后违规违法而被取消医保定点资质的案例,可以清晰的一点便是——医保部门对定点药店将“控制增量、优化存量”,这对那些长期、过度依赖医保资质的零售药店而言,将带来巨大的政策或经营风险,相关企业必须想尽办法将医保定点率、医保刷卡收入占比等指标降至合理水平。中国药店:www.ydzz.com
4.品规“减重” 一直以来,人效、坪效以及因此而来的店效,都是药店经营者非常关心的指标。至于商品层面,企业更为关注的则是毛利率、毛利额等指标,但在集采进药店、线上线下比价等政策的影响下,中西药品类的盈利空间持续收窄。如何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呢?此时品类的扩容(也就是业界所谓的“多元化”)便成为一大趋势。但与此同时,药店还必须做的一个动作便是对品规进行“瘦身”,以此提升整体的商品动销率以及单一品规贡献率。中国药店:www.ydzz.com
5.促销“减重” 一直以来,众多经营者都将零售药店视为单纯的商品交易场所,反映在实际运作中便是“重商品、重交易”,与上游供应商合作时往往是扣率先行、毛利率前置,各类促销动作纷纭推出,完全忽视了自身“药”的特殊属性。当行业步入低潮期,必须回归顾客本位的时候,零售药店亟须重拾专业性,以服务取胜,围绕顾客的真实需求匹配商品+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整套的健康解决方案。唯有如此,才能重新赢回顾客的信任,提升他们的黏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综上所述,零售药店一切的“减重”动作都是为了“健体”,是为了活得更长久,活得更健康,活得更有质量!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