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统筹药店之难
【2023年09月上半月刊 总第306期】【作者:郝岚】【阅读量:22451】【大 中 小】【打印】
从今年2月份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将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至今已有半年,据不完全统计,到7月份全国已有门诊统筹药店4.4万家。但纳入门诊统筹后的药店客流、销售均未见明显增长,反而医院门诊诊疗人数急剧上升,医保基金支出大幅增加,这样的结果恐怕是政策制定者始料未及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2023年3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6.3亿(不包含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数据),同比提高13.6%,环比提高27.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2.2亿(不包含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数据),同比提高18.0%,环比提高30.3%。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国家医保局统计,今年1-5月,职工及居民医保基金支出增长都超过23%,均远高于8.2%的收入增幅。来自云南省医保部门的统计显示,今年4月较1月,云南省门诊就诊人数增加31%,门诊消费金额增长36%。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中国药店》对全国近百家连锁药店的调研显示,门诊统筹药店销量无增长的占34.18%,还有22.22%的药店表示销量不升反降。在对客流量的调研中,近四成的门诊统筹药店月均客流量同比增长低于1%,九成以上的药店客流量增长低于10%。中国药店:www.ydzz.com
门诊共济政策是国家的顶层设计,为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实现医保制度更加公平、可持续。而将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是推进医药分开的关键一步,提升参保人员就医购药的便利性、可及性,扩大医药服务供给,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但现在患者回流医院,医保支出大大增加,问题出在了哪里?《中国药店》通过采访和调研,了解了当下药店之关切。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处方流转难 药店的处方来源一般来说有四种途径:定点医疗机构纸质处方、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处方、纳入医保的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自开诊所处方等。但医院纸质处方,自身利益所系很难外流;国家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尚未完全建成,即便系统完全打通,医院有多大的意愿让处方外流也严重存疑;之前第三方互联网医院是药店处方来源的主要合规渠道,但门诊统筹政策下,目前大多数地区医保对第三方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不认可;自开诊所的处方,在 《中国药店》 的调研中,只有约10%的药店表示当地认可。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目前的现状是,患者要使用统筹基金必须去医疗机构开具处方,药品销售自然就被截留在医院,随处方药一起被拦截下的,还有一部分药店的销售主力OTC品种,这对药店是灭顶之灾。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院品种采购难 长期以来,制药工业的临床和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泾渭分明,由于厂家供货渠道不同,药店与医院商品目录有很大差异,医保编码不同,就无法在药店实现刷卡报销。虽然药店纳入了集采平台,但由于采购量等原因,并无话语权。厂家优先供给医疗机构,药店经常拿不到货,中小型连锁更加困难,只能从商业公司加价采购,进一步加剧了经营压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统筹药店经营难 大多数地区门诊统筹药店医保支付价格被要求与当地集采挂网价格一致,即“零差率”销售,可经营成本却大大提高——门诊统筹药店对人员和软硬件的配备都有明确要求,比如要配备1-2名执业药师,有医保管理专员,对接医保信息系统,还有包括刷脸设备、电脑、内存硬盘等大量的硬件投入。但即便如此,药店仍希望千方百计吸引门诊统筹的客流,以图通过大健康品种的多元化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慢病客流的保证,门诊统筹药店将难以为继。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保合规难 由于医保统筹在药店推进比较匆忙,具体操作细则并不清晰,药店对医保政策也不熟悉,导致很多定点药店的医保统筹资金经医保部门审核后,相当一部分无法结算。比如,处方来源的规定各地严重不一,比如统筹报销药品均限定了适应症、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等,店员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很难清晰界定……据了解,在一些地区,医保报销的合规率只有六七成,损失只能药店承担。这也倒逼药店提升专业化水平,不仅包括用药、配药上的专业性,还包括药物经济的专业性和医保基金合理使用的专业性,才能真正在医保中获取效益。中国药店:www.ydzz.com
需要指出的是,门诊统筹政策落地的过程中,相关规则尚不完善,既有桎梏,也有漏洞可钻,当此时,药店业更要加强自律,在合规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助这一利国利民利行业的国之重策顺畅实施。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