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门诊统筹促药店“质变”
【2023年05月上半月刊 总第302期】【作者:郝岚】【阅读量:18972】【大 中 小】【打印】
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无疑是二十多年来对于药店最为重要的医改政策之一。它是对处方流转、医药分家最为实质性的推动,也代表着药店在国家医药健康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根本性的提升。同时,在民众获得感最强的医保报销中,与基层医疗机构同等的政策设计,也将有助于药店在顾客认知中褪去完全商业化的标签,逐步刻上“专业”的烙印。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是,在《中国药店》对各省域药品零售市场的采访中,对这一重要政策的认知和感受,药店业人士却多是忧虑重重,意兴阑珊——医保统筹的红利没有享受到,门诊统筹放开后顾客快速流回到医疗机构却是残酷的现实。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改革没有回头路,纳入门诊统筹也将是药品零售业发展的分水岭,药店企业唯有积极作为,提早布局,跨越眼前的重重关山。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是处方。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药店在个账刷卡中并没有严格执行处方政策,或是通过互联网医疗解决处方问题,但门诊统筹药店明确要求处方必须来自定点医疗机构或其互联网医院。好在国家历时两年建成的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使得电子处方流转、医保互联网实时结算的硬件条件已经具备,各地各主体推动的医保电子处方中心也在加快落地应用。处方外流将是伴随中国医改的长期问题,但在巨大的需求和利益的驱动下,凭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商业智慧,也会一点点撬开缝隙,比如药店自办诊所或同业联合兴办互联网医院……最主要的还是与医疗机构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找到医保、医院、药店和患者多方受益的平衡点。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二是统筹额度。武汉门诊统筹共济改革在遭到部分群众激烈的反对之后,调整了政策,对药店报销设定了更低的起付线、更高的比例、更高的限额。遭受个人账户大幅减少之后,参保人能在门诊统筹政策上感受到当下及时的获得感,才能更有效保证政策顺畅落地。但目前药店的统筹医保额度大都来自医疗机构的划拨,将严重阻碍医疗机构的处方流出。随着门诊统筹药店大范围铺开,建立针对定点药店的门诊统筹总额预算管理,成了政策能否顺利推行的关键点之一。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三是成本增加。申请开通门诊统筹业务的定点药店必须符合医保部门规定的医保药品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以及医保费用结算等方面的要求,必须有注册在店的执业药师审方,具有定岗负责的医保管理员进行医保管理,甚至店员也要有相当专业的服务能力。还有从严监管的成本,《中国药店》采访中,就有某省药店企业对于每个门店必须缴纳近1.5万元安装智慧监管系统颇有微词。还有对药店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约束,河北省出台规定,禁止药店对医保药品进行促销、诱导购买;杭州则禁止药店就医保品种的销售对员工进行考核,以防刺激销售。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方面由于软硬件要求、医保结算账期和严格监管造成的经营成本上升,一方面则是加入集采、纳入门诊统筹后药品价格的刚性下降,两头挤压之下,利润从何而来?艰难求生之下,药店的目标也逐渐清晰: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是纳入门诊统筹以价换量,争取客流。其中由于慢病管理的特性和“长处方”政策,慢病患者是当下药店最可能获得的优质客户,对慢病患者的经营是药店的重中之重。经营的重点不再是促销而是服务,考核的重点不再是传统的销售额、毛利额,而是服务人数、顾客复购率和用药持续时间(DOT)周期、关联销售率等指标。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二是商品的规划和延展将是核心能力。由于经营形势所迫,多地已经取消了对医保药店陈列非药品的限制。医保统筹以后,药店更要加强品类认知,通过多元化商品经营弥补毛利,高毛利品类要通过慢病延伸出来的关联销售实现增长。在商品自身差异化难以实现的情况下,通过对顾客洞察形成专业化的商品管理能力来实现差异化的利润提升。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店与其他零售最大的不同是医保支付,如今,在医保政策的驱动下,药店正勉力进行核心能力的“质变”——通过专业能力将顾客需求系统性地转化为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一方面将商品毛利让渡给顾客,通过建立信任获得稳定的客源;另一方面通过经营提效提高企业利润。如此,也是一件幸事。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