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学习某药店观后感及我的建议
中国药店:www.ydzz.com2009年10月26日下午,我们参加“金牌店长”候选人一行人参观学习了北京该药店大药房北太平庄分店,该店位于高校及高校知识分子住宅小区,拥有着庞大的高端消费人群,经营面积500平米,品种丰富,员工人数40多名,年销售额在3000多万,保持了每年不低于10%的业绩增长,在同连锁店中排名第四,这些数据都表明这是一个相对成功的店面。但从我对该店店员的问询及我的观察,以及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来衡量,我认为该店仍有提升10%—15%的销售,甚至更多利润的空间,下面我就我的观察谈谈我的建议:
一、卖场管理方面:
1.值得学习的方面:①收银台的位置不在入口的两侧,而在出口的小门处,使顾客从大门进入转过全店才能在出口结帐,布置的非常好。
②某些药品陈列关联性很好,如抗生素与感冒药相邻陈列。
③特别推荐的药品都帖有一个小标签“一个疗程X盒,共XX元”等等,很温馨,也能提高客单价。
2.存在的问题:
①卖场中间货架太高,视觉通透性较差。
②卖场货架中分类牌太小,并且分区混乱,前半截是OTC,后半截就是处方,或者非药品。
③所有商品都被收在玻璃推拉门里面,我试着买一包湿巾,却要开票后去结帐,再回来取,违背了使顾客易拿、快捷的原则,对整体销售肯定有影响。
④卖场外橱窗被高高的货架和广告占据,甚至还有“四川特产”这样的文字高高在上,给卖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⑤卖场内装饰已过季。
⑥货架的黄金位都空着,员工用于当工作台,放着一些票据。
⑦外橱窗玻璃不干净。
⑧开展了的门将残疾人通道挡住,形成摆设。
⑨收银台的玻璃挡住了顾客与收银员,形成了沟通的“障碍”。
3.改进建议:
①对现行卖场改选:建议将中间货架改低,中分类牌做大,处方区沿后墙陈列,将OTC区、非药品区分区陈列,并且从玻璃门中“解放”出来,开架销售,这样还能节省10名员工出来,一举两得。(见图)
②与供应商沟通,将靠窗的货架放低。“四川特产”几个字撤掉。
③卖场装饰随季节及时更新。
④充分利用柱体、前端投、黄金货架层,将商品展示出来,而不是现在在端头上放鱼缸和花草(可放到其他地方)。
⑤残疾人通道扶手擦干净或用布包起来,并给它让出道来。
⑥将收银台的玻璃去掉。拉近与顾客的距离。
二.商品管理方面:
1.现场看到每个柜组都挂有一本“新药登记本”,实际一看是顾客缺药登记本,卖场上有的品种也登上了,通过询问员工,我认为他们有那么多员工,完全能做到当时回复顾客,不必等上传到公司再去通知顾客。
2.通过问询,给我的感觉该店对价格反馈的敏感性程度较低。我认为应该改进,建立一种迅速的反馈和应对机制。
3.看到现场特惠商品标示很小,建议改进,否则易引起投诉。
三.服务方面:
1.值得学习的方面:①药学服务已做到前位,通过了GPP优良药房认证,拥有专业化的药学人员,确保了为顾客提供药学服务质量。
②员工服务态度良好,首问(音)负责制,差半步服务理念做的好。
③一些温馨提示做得恰到好处,尤其是中药饮片区的专业化提示语用的很好。
2.需改进的方面:①收银员应站立服务,并将玻璃去掉。
②服务台的功能应醒目提示。
③健全会员制工作:健全会员资料(该店只登记顾客姓名、联系方式就办卡)、分类管理顾客,醒目提示办理会员卡的办法和成为会员的好处。
④增加服务项目:免费体验区、按摩区等等。
⑤提供增值服务项目:如煤气收费、收手机费等等。
⑥改进收款小票:A、小票上打印出、收手机费等等。
B、将“欢迎再度光临”字样换成“退换货提示语” 或“欢迎留下宝贵意见”等等。
⑦员工开出销售小票中印有“药品医疗器械售出无质量问题概不退换”字样,在现代化的消费者维权意识很强的背景下,这样未免有些霸王条款,应改进。
四.员工管理:
从现场了解到,该店从不开晨会,更没有晨训,培训也只有药师不定时进行;另一方面员工工资虽然高,但因没有日常工作、服务等项目的考核,员工基本在吃大锅饭,很显然与现代人员管理已有差距。需下大功夫改进。
总体来讲,我认为该药房作为北京药品零售业的四大家族的一员,是在吃老本,一些管理理念和运用现代化数据分析的理念,已经落后,只是它位于竞争环境相对小,消费人群收入高的区域,更占北京市限制开店的政策的光,但是,很难说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假设有同行进驻的背景能否一直好下去。相反,如果现在就先知先觉主动革新,相信市场份额仍有,在现有的业绩上仍能提升。
匆匆写下我的几点拙见,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附:卖场布局改建图(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