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秋意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全国多地气温骤降十度有余,从东北的早霜到华南的凉风,不仅让街头的行人换上了外套,也让许多药店的客流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往年这个时节,药店往往会迎来一波换季高峰,感冒药、止咳药、滋补品依次上架,收银机一整天都“滴滴”作响。而今年的空气里,除了冷意,还多了一层来自政策面的“寒意”——医保基金监管进入了“第二阶段”。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店迎来“双重寒气”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与第一阶段以查处大额违规报销、虚假处方为主不同,这一轮监管的“刀口”直指更隐蔽的灰色地带:“回流药”倒卖链条与年底“冲顶消费”行为。所谓“回流药”,是指原本通过医保渠道、低价或零自付购入的药品,被非法倒卖回批发市场或药店,牟取差价。这类药品有的甚至流向二次加工或出口市场,既扰乱了药品价格体系,也侵蚀了医保基金安全。而“冲顶消费”,则是一些定点药店、诊所与个别持卡人合谋,在年底集中刷医保卡购买与治疗无关的大量药品、保健品甚至生活用品,借此“用光余额”,形成基金被动透支。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这场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降温中,基层药店成为最先感到“寒气”的一环。一位在吉林经营了十多年药店的老板告诉笔者:“这几年从没见过这么严的查法,医保局的人直接带着终端数据来检查,不合规的一笔笔扣,药店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另一个来自广东的药店连锁负责人则形容得更直白:“以前是查到才罚,现在是全程监控,医保系统的后台数据分析,就像天眼一样,‘冲顶消费’一旦超出历史波动区间,马上就会触发稽核。”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种监管节奏的变化,让很多习惯了年底冲量的药店措手不及。过去,药店年底会集中做会员促销、联合诊所开方配药,把全年的销售目标“冲一冲”,形成漂亮的财务数据;而现在,这种玩法在医保端几乎全部被封死。一旦被系统判定为异常交易,不仅可能冻结医保结算权限,还可能直接进入违规黑名单,影响长期经营资格。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与此同时,“回流药”链条的打击,让部分依赖灰色进货渠道的药店陷入了供应短缺和成本上升的困境。一些高利润、需求稳定的慢病药过去可以通过“回流”获取更低进价,而如今只能通过正规渠道采购,利润空间瞬间缩水30%以上。对于规模小、议价能力弱的个体药店来说,这几乎等同于直接切断了重要的盈利来源。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种“气温下降+政策降温”的叠加效应,使得今年的8月成为药店行业一个异常冷清的月份。药店的灯还是亮着,但门口的人流稀疏;货架上的药还是齐的,但高价药的销量明显滑落;收银台前的医保刷卡声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人掏出了自己的银行卡或者手机支付码。背后,是医保支付端口的缩紧,也是行业运行逻辑的一次重构——从靠政策缝隙和促销惯性“做业绩”,转向靠合规经营、精细管理和真实需求“活下来”。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今年的药店,不仅要扛住气候带来的换季需求波动,更要经受住医保严管的冷风。那些习惯了“热钱”流动的门店,第一次真切感到生意可以冷得这么快,而寒冬中的生存能力,正在成为这个行业接下来最核心的考验。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今年的药店圈子里,“医保”这个词已经不再只是业务渠道的代名词,而成了悬在每个经营者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医保基金监管进入第二阶段,意味着监管模式从过去的“大范围排查”转向“精准打击”,从“事后追责”转向“实时监控”。尤其是医保部门与税务、市场监管、公安等多部门数据系统的打通,让原本隐匿在账面背后的违规操作无处遁形。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追溯码系统成了药店的“试金石”。过去,有些门店在进货、调拨时并不会刻意留意追溯码的完整性,甚至在“回流药”倒卖中有意模糊批号和流向。但现在,任何一盒药品从生产、批发到零售的每一次流转,都被绑定到唯一的数字身份,一旦在销售终端出现批号与采购记录不符、时间链条断裂等情况,后台就会自动触发预警,并直接锁定可疑门店。更棘手的是,这种预警不是内部提醒,而是直接同步到医保监管平台,几小时内就可能迎来检查组的“突然造访”。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在诱导购药方面,风险更是无处不在。它并不仅限于“强推高价药”,更多时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销售策略:店员在顾客买降压药时附带推荐保健品,并用“医保刷划算”“反正不用白不用”来促成交易;或在年底库存压力大时,通过“满额送礼”“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活动引导医保刷卡。对于传统零售而言,这只是正常的促销,但在医保语境下,这已构成“违规诱导”。去年,某沿海城市的一家老牌连锁药店就因为员工在收银时无意说出“用医保结算更便宜”,被顾客举报并录音留证,最终全市医保刷卡功能被暂停三个月——不仅销售额骤降,还引发了大批会员的信任流失。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种处罚的杀伤力之所以巨大,是因为医保定点资格对于大部分社区药店来说是“生命线”。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医保刷卡销售额占比甚至超过总销售的70%,一旦资格被取消,不仅意味着直接失去主要客源,还会在行业数据库中留下“违规记录”,未来在申请连锁扩张、银行授信,甚至参与政府采购项目时,都可能被列为风险对象。对中小药店而言,这种影响是致命且长期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因此,面对医保严管,药店的唯一出路就是主动重构合规经营模式,把过去的“经验式管理”转变为“制度化运营”。首先,必须对药品进销存体系做一次彻底的“体检”——确保每一盒药的追溯码从进货到售出都有完整链路,不留批号空档、不出现库存倒挂,必要时引入智能库存管理系统,实现扫码入库、自动比对批号。其次,要在店员培训上下狠功夫,不仅是告知“哪些话不能说”,而是让他们明白医保基金是全民共同的“医疗储蓄”,任何违规都是在侵蚀公共资源,也是对职业信誉的自毁。再者,营销逻辑必须从价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减少对医保刷卡的依赖,更多地通过慢病管理、健康档案建立、用药随访等长期服务去锁定客户,让药店的吸引力建立在“专业信任”而非“结算便利”上。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场医保严管并非单纯的行业寒冬,它更像是一道分水岭——左边是依赖灰色空间和短期促销的旧模式,右边是以合规、专业、数据化运营为核心的新赛道。能否跨过去,决定了药店是在寒风中萎缩,还是在冷空气的洗礼下变得更强健。对于那些已经嗅到风向、提前调整的药店来说,合规不仅是“生存底线”,更可能是赢得下一轮竞争的先手棋。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保严管下药店该如何生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保严管的到来,就像一股突然而至的冷空气,把过去多年形成的药店经营惯性硬生生“冻”住了。那些曾被视为行业潜规则的操作——年底冲销量、医保刷卡买非医保商品、跨区域药品回流——如今在追溯系统的实时监控下,无处遁形。对药店来说,这不仅是一场合规大考,更是一场关于生死的重构之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这种环境里,首先要有的,是“断尾求生”的决心。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成为压垮药店的最后一根稻草。合规经营不再是道德自律的问题,而是唯一的生存通道。这意味着,药店必须将全链路数字化——药品入库扫码,批号、有效期、追溯码自动对接监管系统;销售环节即时校验医保适用范围;库存波动自动预警补货或下架。这样不仅能防止人为漏洞,更能在突发检查中拿出完整、可验证的“清白账簿”。在医保严查时代,信息化系统就像药店的“防弹衣”,不穿,几乎等于裸奔。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次,要重新定义顾客关系。过去,医保结算是吸引客流的最大法宝,而如今它变成了一条窄而精的通道。要留住顾客,药店必须有超越医保的吸引力。比如,一些药店在门口设立24小时自助测量点,让路过的居民随时测血压、测血糖,并在结果异常时主动提供健康建议;还有的通过组建慢病患者社群,定期举办健康讲座、饮食调理分享会,把顾客从“买药人”转化为“健康圈子”的一员。当顾客信任你、依赖你,就算医保不能报销,他也愿意继续光顾。中国药店:www.ydzz.com
再次,是主动调整经营结构,把一部分重心转向非医保覆盖领域。营养保健品、中药养生制剂、康复理疗设备,这些品类不仅规避了医保政策风险,还能让药店在健康消费升级趋势中分得一杯羹。甚至有门店开始尝试健康管理套餐、居家护理上门服务,用专业技能延伸药店的价值半径,从单纯的卖药点变成社区的“健康服务中心”。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最容易却同样重要的,是团队的风险意识。很多违规行为,表面看是制度漏洞,深层却是员工缺乏敬畏感。培训员工理解医保严管的背景与后果,让他们知道一句“帮您刷医保吧”可能意味着门店被取消医保定点资格、同事集体失业,这种震慑远比纸面的规定有效。药店要像银行防范洗钱那样,把合规教育和日常运营紧密绑定,让每个人都习惯在“红线”之外工作。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保严管确实让行业降温,但降温并不等于灭顶。相反,这更像一次寒冬筛选——当大批跟不上节奏的门店被淘汰,留下来的,必然是那些提前穿好“防寒服”、学会在冷风中取暖的幸存者。对于有远见的药店来说,这场阵痛之后,或许正是建立新壁垒、享受集中度提升红利的开始。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