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托管或成遮掩腐败新手段
【2017-08-08】【作者:孟庆远】【来源:医药观察家网】【阅读量:58502】【大 中 小】【打印】
药房托管是指医疗机构通过契约形式,在药房的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将其药房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风险的医药企业进行有偿的经营和管理,明晰医院药房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医院药房财产保值增值并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活动。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房托管最早起源于对医药分开的探索,政府和社会都希望通过药房托管实现医药分开的理念。纵观几年来的药房托管史,笔者发现,药房托管设计初心用意虽好,但实际操作出现与医改相背结果,对“三医联动”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反而僵化或矛盾三者之间关系,某种程度上是给“三医”腐败遮掩!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房托管有其原因,取消药品加成,告别以药补医,门诊药房变成医院“包袱”。另外政府补贴不到位,加剧资金紧张,医院发展障碍。据测算,一家县级医院药房一年的运行成本通常超过千万元。为降低减少成本,医院要么取消药房让患者带着处方到零售药店买药,要么就药房托管。因此大部分医院走折中之路——药房托管,既能保留收入来源,又能卸“包袱”,让大量资金用到新设备新技术的购置开发上。中国药店:www.ydzz.com
毋庸置疑,药房是“三医”必争之地,医保通过对其治理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医保支付,医药占领该阵地能占据或垄断医疗机构医药市场,而医院则可以卸掉“包袱”,将资金用到加强提高专业服务水平能力上,扩大服务范围。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现实中,药房托管并非想象的那么单纯、美好: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药房托管只是经营者的变换而主权没有更移,可以说是变相的科室承包,并不是真正的医药分开,其背后仍旧隐含医院和医生“回扣”“红包”“受贿”“索益”等不正之风,并不能真正在降低减少患者医疗消费上有大的效果呈现。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二、按说药房托管后的医药企业、医院应该是降低减少医疗消费的共同体,而实际上暗地里形成一条新的更直接的灰色利益链条,受损的还是患者权益。因为药企要用它是拉拢截留医生处方,这就定会增加病人的用来支付。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三、托管药房仍是医院的利源渠道之一。从形式上看药房托管是有一些好处,比如可减轻医院负担,提高药房运行效率,降低部分药品的费用,同时规模了医药购销行为,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医院和医药企业都通过托管药房追求实现它的利益诉求,仍然不能也没有走出以药补医的老路。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四、药房托管又成为药企之间为争夺利益的攻坚目标,而因此会出现向医院支付高额费用甚至加重对医院的“受贿”,而部分院长因招架不住腐败进攻而成为“受贿”的腐败产物而被司法处理。有的医院趁此“量价挂钩”获取利益用到职工福利发放等,而并没有明显的药品降价。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因此可以说,药房托管变了味,并非真正的医药分家,并没有解决药价虚高、医疗贿赂、缓解药品“看病贵”等医改难题。它难免是利益协作的产物,无论用哪种模式的药房托管,都难以真正起到医药分开的作用。且容易滋生腐败,不能杜绝商业贿赂的,也不能杜绝医企用“红包”“回扣”等来激励医生多开药,反而让企业在某些运作上更为方便,容易形成更加隐蔽、更为系统的商业贿赂。中国药店:www.ydzz.com
所以笔者认为,药房托管取消以药养医只是取消以药养医形式而已,且为腐败遮掩,需赶快取缔终结,用其它科学、合理、有实际运行价值意义的办法措施来取消以药养医,比如取消医院门诊药房,让药店行使处方药品销售权。中国药店:www.ydzz.com
当然,这就必须出台刚性政策制度,坚决杜绝并严肃处理医院医生的处方拦截,并加强提高药店的药师服务能力水平等。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