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医药分开应规避明“分家” 暗“私通”

【2014-09-12】【作者:汪昌莲】【来源:半岛都市报】【阅读量:61457】【 】【打印



  商务部、发改委、卫计委、国家食药监总局等6部门9月9日联合发布《关于落实2014年度医改重点任务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提出要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医药分开,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探索由优质零售药店承担医疗机构门诊药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改革。(9月10日《新京报》)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一些城市试行药店承担门诊药房服务,说直白点,就是医生看病、药店发药,这显然是医药分开的一种有效形式。一方面,省掉了医院对药品加价的环节,终结了医院“以药养医”的积弊;另一方面,药店在承担门诊药房服务后,业务量将会大增,可以激励药店“薄利多销”,药品价格也将会进一步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百姓用药贵、看病贵的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然而,让药店承担门诊药房服务,对医院和药店均提出了更高的医德要求。首先,门诊医生应开出“诚信处方”,保证自己开出的每一个处方,都是“对症下药”;同时,药店应卖“良心药”,保证自己卖出去的药品“物美价廉”。问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医药分开后,受利益驱使,不排除有的医院或医生,与药店“勾肩搭背”的可能,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医院或医生负责开“大处方”甚至“卖处方”;而药店负责卖“高价药”,双方利益共享。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因此,推行药店承担门诊药房服务,不能成为形式上的医药分开、实质上的医药“合伙”。换言之,实行医药分开,关键是要规避医药之间明“分家”暗“私通”。这也给相关监管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医生开处方环节的监管上,不妨借鉴东莞等地的做法,推行电脑监控“大处方”管理机制。比如,对所有医生的处方进行电脑监控 ,开药金额排在前5%的医生,每张处方都要被分析,只要发现一张处方有问题,这个医生就要“交代”为什么这样用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对药店售药环节的监控上,首先应确定药品政府指导价,并对基本药品及价格进行公示,既满足患者的知情权,又有利于群众监督。同时,物价及药监部门应对药店售药环节实行日常督查,发现违规加价行为,严厉查处。要顺利推行医药分开制度,引导和鼓励医生通过技术吃饭,不仅需要政府大幅增加对医疗事业的投入,更需要有力的监管制度护航。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处方流转路径探索多模式并行 [2021-12-16]
·加拿大药房玩转多渠道零售、多元化服务 [2021-06-07]
·以客户为中心:服务重塑药店竞争力 [2020-12-02]
·新周期,医药业向哪儿去 [2019-12-12]
·259|面对“无利”的处方药 [2019-11-07]
·你可能缺一个“中台” [2019-07-13]
·政策利好下的浙江药店 [2019-07-04]
·分级模式下的英国社区药房 [2019-07-02]
·县域市场,DTP药房进行时 [2019-03-11]
·药店分级之后的畅想 [2018-12-27]
·美国处方药网售的缘起与今生 [2018-08-02]
·医药分开不能简单做减法 [2018-04-10]
·零售药店发展的大趋势 [2018-01-29]
·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助力处方外流 [2018-01-29]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产业链的作用力 [2017-08-09]
·电子处方:医药分家的必要条件 [2017-08-01]
·药店:“零加成”后生存法则 [2017-07-13]
·思瑞:去伪存真,赋能药店创新路径 [2017-07-12]
·医药分开倒逼医院门诊药房改革 多地试点药房剥离 [2017-06-15]
·医药分开导致"少开药多挂号"?这并非医改初衷 [2017-05-10]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