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中成药跨出国门咋就那么难

【2014-06-04】【来源:北京商报】【阅读量:73036】【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傅延龄表示,中国的中成药以处方药身份进入美国主流医药市场需要通过FDA临床试验,而这个实验需要经过有效中药组方分离。小复方药中药种类少,成分相对单一,西方药学界前开始接纳小复方药。但大复方药含有多种中成药,一种中药就含有多种成分,各种成分用分子来表达就很难说清楚。FDA试验很难对复方药的多种成分进行有效分析,什么成分发挥什么功效,各个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成药的复方药由几十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加工处理时这些物质又可能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所以在制成中成药后,即使采用最先进的仪器也无法分析出它的原始配方和生产工艺。西方人对此疑虑重重,也因此对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始终抱着谨慎的态度,西方国家的质量标准也成为中药“走出去”的瓶颈之一。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制定国际标准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成药没有话语权
中国药店:www.ydzz.com

  西医在西方是主流医学,中医是替代医学。“虽然中医药在中国有自己的标准,但是如果想走出国门,必须按照国际规则来进行注册。二战之后,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规则,我们的中医药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制定国际规则的地步,因此我们必须是跟随性战略,与国际展开对话,商榷中医药"走出去"的相关标准和规则。”黄建银表示。中国药店:www.ydzz.com

  如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医药标准,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袁精华表示:“这就对中药从种植、流通、炮制、生产等诸多环节都提出要求,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办法,要能拿数字说话,而且有权威部门的认证依据。”相比中国,日本在中药国际化的道路上,与中国走的是两条不太相同的路子。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了解,日本极力推广传统医药,从我国“药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筛选出210条经典古方作为非处方药批准使用。后经过不断补充,现已有233种汉方制剂被纳入国家医保体系。他们从很早就建立了中药的质量标准、质量体系,而我们国家真正建立质量标准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可以说,日本对中药质量的控制水平已经远远超过我国。而且日本在中药研发中就强化国际化意识,在研发时更多地运用西方技术而非中国中医理论,这样开发出来的产品更容易被欧美国家认可。中国药店:www.ydzz.com

  “现代西医除了与科学理论接轨,还发展了"循证医学"以及统计学应用,然而中医始终是知识理论的阐述,缺乏直观量化的数据和标准化的东西,这是走出国门所欠缺的。”袁精华认为。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资金短缺绿色壁垒层出 中药国际化险阻重重 [2014-06-27]
·中成药“花大力出国门”值不值? [2014-02-27]
·中成药:现代化比国际化更紧迫(下) [2014-01-22]
·中成药:现代化比国际化更紧迫(上) [2014-01-14]
·中成药降价预期逼近 大品种以量取胜 [2013-12-20]
·英国明年4月全面“封杀”中成药 [2013-11-29]
·我国中成药出口只占世界份额5% 标准偏低 [2013-11-26]
·中成药:深挖药店潜能 [2013-10-28]
·中成药频爆安全问题 外企或趁机做空抄底 [2013-09-26]
·中成药:延续辉煌需跨两道坎 [2013-06-24]
·中成药评价征途方始 [2013-06-20]
·发改委再次降价或致低价中成药退市 [2013-05-13]
·中成药:政策造就繁荣 [2013-02-26]
·标准缺失 我国中成药缺少创新产品 [2013-01-25]
·多重优势构中成药堡垒 独家品种优势大 [2012-11-22]
·日韩狂吞国际中药七成市场 华企仅5% [2012-04-18]
·药品降价“误伤”传统优质中成药 [2012-01-12]
·双重压力考验中成药行业 新药或成企业利润来源 [2011-05-31]
·发改委第27轮降价 品牌中成药陷“四面围城” [2011-04-15]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4,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