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多元化还是专攻优势地带?这一困扰跨国制药巨头的难题似乎已有答案。中国药店:www.ydzz.com
前段时间,两家高度多元化的跨国制药企业——瑞士诺华和英国GSK达成资产置换协议,双方将分别出售疫苗、肿瘤业务给对方,并成立合资的消费保健公司,共同进军非处方药市场。交易完成后,两大制药公司将重点瞄准优势领域。中国药店:www.ydzz.com
诺华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江慕忠表示:“这些交易标志着诺华转型的重要时刻,它们使公司得以专注于通过创新实力和全球化的规模引领业务增长。也将提高企业财务优势,并将很快拉动业绩增长,提升利润。”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近年来,全球跨国制药企业为“瘦身”而选择拆分掉一些“鸡肋”业务,集中精力专攻强势领域。诺华与GSK、礼来的资产置换也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合作后,GSK将独霸OTC和疫苗,诺华则将更聚焦肿瘤线。国家发改委特邀研究员、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认为:“两家互换业务的原因主要有四:可减少竞争成本;优势互补;扩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并能缓解因专利药到期而导致的销售收入下滑等。”中国药店:www.ydzz.com
强化各自优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面对空前的“大换血”,业内普遍认为这是跨国药企面对专利悬崖的非常之举。美国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中国区医疗行业首席咨询师黄东临表示,跨国药企各自的经营模式与产品线都处在调整期,因为均面临多数重磅药物专利即将到期,销售收入会大幅缩水,而新药要么难以研发,要么上市后在与原有同一适应证药物的竞争中不具优势,销售达不到预期。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悉,诺华通过拆分、瘦身、合资方式,整顿了旗下业绩薄弱的三个业务部门:动物保健业务增长乏力,全部出让;疫苗方面,诺华是世界第五大疫苗生产商,但只有流感疫苗排第二位,因此流感疫苗业务得以保留。另外,诺华的OTC全球排名第四,因此没有完全出让,属于合资共建。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分析人士认为,诺华的肿瘤业务是强项,购入GSK肿瘤业务,合并后规模可观,有望威慑到这一领域表现强劲的罗氏制药。而GSK置换后算是彻底放弃了肿瘤业务,尽管曾投入巨资研发,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在其优质领域非处方药和疫苗部分,业务规模则有望成大气候,尤其是疫苗业务。据悉,交易完成后,GSK将聚焦消费保健、疫苗、呼吸和艾滋病(HIV)药物四大关键板块。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中国市场情况看,诺华在疫苗板块一直力图有所作为,尽管巨资收购浙江天元疫苗,但其发展不如预期,不温不火。在OTC领域,诺华的代表性产品扶他林还未能在同类领域取得绝对领先地位,进行整合亦十分必要。中国药店:www.ydzz.com
跨国药企弃守多元化 专攻强势领域
【2014-05-05】【作者:贾岩】【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53807】【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跨国药企扩产寄望中国 [2014-04-11] |
· | 跨国药企在华变阵应对新医改 [2012-04-10] |
· | 跨国药企销售疲软 加速抢滩中国解困 [2012-03-02] |
· | 跨国药企下注仿制药市场 [2012-02-06] |
· | 跨国药企加速在华投资仿制药 专利到期剑悬头顶 [2012-01-06] |
· | 跨国药企的社区学费及战略转型 [2011-11-17] |
· | 跨国药企领跑可持续发展 [2011-05-03] |
· | 跨国药企加紧挖掘新兴市场“利润池” [2011-04-12]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