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的医疗器械安全吗?发生问题谁负责?出了事故如何维权?中国药店:www.ydzz.com
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建立了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而早在《条例》发布之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开始了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整顿工作。从3月中旬开始,为期5个月的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在全国集中开展,重点整治医疗器械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使用无证产品等五种行为。中国药店:www.ydzz.com
抽检、强检无法保证,为安全埋下隐患中国药店:www.ydzz.com
曾在医疗器械行业工作十余年的徐先生认为,医疗器械行业高精尖技术不足,工业化整体落后,是导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逊于国外的重要原因。但在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秘书长陈红彦看来,门槛太低、监管不严、懒于追责等导致的混乱状况,才是目前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按照现行规定,任何医疗器械企业需先向上级主管药监部门审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而后才能在当地工商部门办理生产执照。产品出厂前,本应先在工厂内进行内检,并接受国家的抽检,质量合格后才能进入经营者手中,由他们将产品推向销售终端。然而,一些小企业对内检置之不理,逃过国家抽检后,又遇到验收不严的经营者,就会导致劣质产品一路绿灯,流向市场。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设备处处长沈晨阳告诉记者,当设备进入医疗机构投入使用后,属于国家计量检测范围的必须接受每年一次的强制性计量检测,以保证其质量。然而,徐先生表示,在一些基层小医院,由于管理不严,无法保证每年一次的强检,就造成了医疗器械超期服役的问题,给使用者埋下健康隐患。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疗机构、患者追责意识不强中国药店:www.ydzz.com
“虽然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关系到生命健康,但在维权上,不管是机构,还是老百姓自己,追责意识都不够强。”陈红彦说,比如你买了家用理疗仪,发现有问题找到厂家,厂家可能二话不说就给你再换一台,你就懒得追责了;如果你买的是口罩、创可贴这类低价值的产品,若发现不好,多半也就是随手扔掉,连厂家都不会去找。而在医疗机构,大医院根本就没有劣质器械的生存空间,小机构若买到质量有问题的,也就是直接找厂家维修或更换。只要没有真正发生威胁到生命的事件,劣质产品就能蒙混过关,生产厂家就能免于承担责任。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为医械上了安全阀
【2014-04-08】【来源:人民日报】【阅读量:56078】【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医疗器械产业将迎招标降价新考验 [2014-04-17] |
· | 医械监督管理条例首次大修 触角遍及产业链 [2014-04-03] |
· | 解读医疗器械监管新模式 加快创新审批步伐 [2014-04-01] |
· | 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今出台 [2014-03-31] |
·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将发 或掀并购高潮 [2014-03-24] |
· | 医疗器械也“下乡” [2012-03-27]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