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托管并非治愈以药养医之速效药
【2014-03-14】【来源:中诚信国际】【阅读量:56529】【大 中 小】【打印】
近日,“药房托管”成了医药行业的流行词,但中诚信国际认为该模式短期内虽给托管企业带来部分集中采购获得的利润以及部分销售款回款加速,但这一模式尚需进一步成熟,未来托管企业还要解决如采购大型设备、同特定医院开展深度合作等诸多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今年初,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机构,标志着自2009年开始的医疗体制改革正逐步由“药改”进入公立医院改革的“医改”阶段。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通过与公立医院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进入“药房托管”领域。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房托管,是指医疗机构将其拥有的药房交由医药企业进行有偿经营和管理,药房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我国的药房托管模式最早出现于2001年,据统计,目前已有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广药集团、华润医药、康美药业、南京医药、九州通、嘉事堂等多家医药企业试水药房托管业务。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诚信国际分析师刘洋表示:“药房托管作为中国式‘医药分家’的过渡模式,并没有将医院与药房完全独立,并非治愈以药养医之速效药。不过该模式有望通过统一向上游供货商采购降低整体采购及配送成本、减少中间环节资金沉淀,在保障医院合理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采购规模令病患获得实惠,并可能导致医药企业重新洗牌。”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