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语中国药店:www.ydzz.com
9月28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等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健康服务业的主要任务。而就在《意见》发布的前后几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也接连出台保健食品管理规定的多个征求意见稿,包括《保健食品委托生产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监督管理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和《保健食品说明书标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及11月11日发布的《保健食品再注册技术审评要点(征求意见稿)》,从不同角度,对保健食品的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于从事医药生产、经营的上下游企业来说,《意见》及多个针对保健食品管理的征求意见稿的相继出台,既为行业指出了未来健康产业的光明前景,也提示保健食品行业必将经历严管与规范的发展过程。随着2014年的临近,有消息称,以上征求意见稿或于明年初正式出台,一时间,行业关注的目光又聚焦在了保健食品上。在刚刚结束的第7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以下简称“药交会”)上,大健康、保健食品等关键词高频出现,多个相关平行论坛人头涌涌,保健食品也成为了本届药交会的大热品种。在政策鼓励、市场规范的双重利好下,行业在经历洗牌的阵痛后,是否会迎来高速发展?从本期开始,本报将通过两期深入报道,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未来趋势及药交会上业界人士对于保健品行业发展的讨论等多个方面,客观描述行业及产业链对保健食品的定位与看法,力求为读者描绘出保健食品品类在药品零售行业中的蓝图。中国药店:www.ydzz.com
政策解读中国药店:www.ydzz.com
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前景看好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受访嘉宾:广东营养健康产业协会秘书长 张咏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于健康产业总值来说,保健食品和膳食营养补充剂的贡献每年大概在20%左右,再加上保健用品和保健服务,能占到45%左右,对整个健康产业的影响很大。”张咏对政策引导下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前景看好,“《意见》是健康产业发展20年来首次把健康服务业提到了一定的高度,明确了大健康产业的范围,可以说让保健食品行业有了正式的身份。”以往的保健食品企业,因为缺乏自信,在与药店的合作中没有太多话语权。《意见》的出台,让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可以挺起胸膛,将自己归入健康产业的行列,提振了行业信心。张咏提到:“目前健康服务业规模只有2.5万亿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上升到8万亿元,上升空间是可观的,保健食品行业也将因此迎来一个大繁荣、大发展时期,尤其是沿海地区,如广东省,是有做到1万亿元规模的实力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监管力度加大,生产企业首当其冲中国药店:www.ydzz.com
CFDA于9月底接连发布的多个征求意见稿,无疑是在保健食品行业投下了一枚定时炸弹。尽管新规尚未正式出台,但从生产、经营多个环节杜绝保健食品贴牌的政策方向来看,保健食品行业大洗牌在所难免。中国药店:www.ydzz.com
首先,目前国内有很多生产企业只有一两款产品,而且全是贴牌生产。如果不准贴牌生产,意味着企业要么转型,要么关停。其次,新规对那些长期都在做委托加工的企业影响更大。这类企业没有自主品牌,很难转型,贴牌规模越大的企业,转型更不容易。张咏特别提到,广东是保健食品产能大省,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新政的出台,对广东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将带来巨大冲击。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于保健食品的委托生产和贴牌,张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本人是非常主张委托生产的。因为没有必要人人都去建厂,这样产能肯定会过剩。但是贴牌生产就会产生混乱。生产批号属于一家企业,却借给多家企业用,老百姓就会搞不清楚产品到底是谁的。万一某一家的贴牌产品出现问题,追根溯源就比较困难。相比之下,‘一品一号’更便于监管。禁止贴牌,以前重审批轻监管的情况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或者解决,这是积极的一面。” 张咏进一步解释说,“不过,有一个现实情况是,目前,保健食品市场规模约2800亿元,其中30%~40%来源于贴牌产品。马上取消贴牌生产,对行业是有冲击的。但如果还允许贴牌产品存在,从规范市场的角度,就必须提高贴牌的门槛,贴牌公司的资质要求等要严格审核。我想,寻找到一个既不影响行业发展,又能起到规范作用的两全其美的办法是最好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张咏表示,多个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是对打击保健食品“四非”行动的呼应。而且,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规范也将促使药店规范保健食品的经营行为。据其介绍,部分零售药店企业在引进保健食品时,往往忽略对产品批文的审核,很容易采购到假冒伪劣产品,间接地伤害了消费者,也导致药店的品牌受到损害。多个征求意见稿中的相关规定能让保健食品的生产更加规范,从上游控制,使假冒伪劣商品难以进入终端流通。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迎接“黄金时代”,产业链拥抱大健康
【2013-12-11】【作者:刘丹 林娜青 逄李翌】【来源:21世纪药店】【阅读量:69971】【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老板能力差,才搞多元化? [2014-06-30] |
· | 发现不一样的增长节奏 [2014-06-18] |
· | 要前景,更要“钱景” [2014-06-18] |
· | 告别无效增长 [2014-06-18] |
· | 中小流通企业的进与退 [2014-04-21] |
· | 新规掀动中药企业守秘“门帘” [2014-04-09] |
· | 马韦恩:零售企业CEO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2014-03-20] |
· | 互联网思维告诉传统企业什么 [2014-03-14] |
· | 流通整合提速 资本破冰除障 [2014-01-28] |
· | 波士顿咨询:市场大变革催生制药企业新战略 [2014-01-24] |
· | 本土医药企业大腕收买中药材福利 [2014-01-14] |
· | 药企掘金大健康另辟蹊径 [2013-12-11] |
· | 中药企业不具提取能力2016年关门 [2013-11-29] |
· | 突围“弱增长” [2013-11-25] |
· | 全球首席高管调研:企业未来的三个趋势 [2013-11-22] |
· | 毛利率偏低 药品流通企业并购难过资金关 [2013-11-15] |
· | 大型药品流通企业收购中小企业是主流 [2013-11-04] |
· | 制度创新与区域品牌建设 [2013-09-23] |
· | 刘部贵:通过打造产品品牌提升企业影响力 [2013-09-22]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