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但是,一些长期困扰中医药发展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从五个方面概括了这些问题:中医思维弱化、中医特色淡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评价西化。 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体现中国元素。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其发展不仅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更对民族振兴、国家繁荣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随着健康观念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中国药店:www.ydzz.com
简便验廉大有可为中国药店:www.ydzz.com
传统中医药的特点可以简化为四个字:“简便验廉”。直到今天,这一优势仍然存在。例如,在2009年甲型流感传播期间,我国科技人员结合了分别有2000年和200年历史的两个古方,研制出金花清感方,在疗效、成本、毒副作用方面均优于进口西药达菲。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08年,中国社科院成立了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在4年多的时间里,调研组对22个省区市的近60个市县区旗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执行组长、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陈其广在调研报告中指出,中医药在养生保健、疾病预防和治疗多个方面都具有经济成本和技术效用上的优势,因此在医药领域对于我国有重大战略价值。此外,在我国的经济、文化、安全、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战略领域,中医药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显示,2012年,中医以4.14%的医疗机构、8.99%的人员、5.84%的财政投入,承担了15.26%的急、门诊和11.34%的住院医疗任务。中国药店:www.ydzz.com
陈其广向记者介绍,中医的门诊费用平均比西医低20%,而美国人均医疗费用是我国的60倍左右。如果照搬美国的医药方式,我国患者和政府都将难以承受高昂的费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他看来,之所以西医的费用高于中医,与两种医疗方式使用不同技术手段有关。例如:如果把医疗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诊、断、治,那么西医在“诊”的过程中必须大量依靠未必涉及医学知识的现代物理、化学手段。而中医则是把“诊”和“断”两个阶段集成在必须运用医学知识和经验的"望闻问切"之中,从而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中医这种必须依靠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感官技能的"诊"由于物耗、能耗不那么直观,得不到国家医疗收费制度的认可,尽管降低了医疗费用,却也使中医机构和人员的收入受到很大影响。中国药店:www.ydzz.com
陈其广指出,传统中药与现代西药的根本区别在于二者背后的医学哲学和理论方法体系的不同。传统中医药源于农业文明,强调天人合一,人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得到健康,其基本思维方式是辨证的整体论;而现代西医药则来源于工业文明,强调用人的自主创造力去挑战自然、战胜自然,其思维方式主要是分析的还原论。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这两种哲学和理论体系的指引之下,中药从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中取材,最终通过医生对患者具体情况的综合判断后,对多种药材进行配伍组合,因此是用一种整合的“方”而不只是具体的“药”来治病。而西药则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获得固定成分、固定结构的人工化学合成药物。但由于动物实验和三期临床试验的局限性,西药自问世以来,不断遇到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的问题,因此大多数品种已经被淘汰了,例如取自中药材青蒿的青蒿素就很快因为单体的耐药性问题而最终不得不回到复方的道路上来。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因此,陈其广指出,不能把现代西医药的思路直接应用于中医药,否则就会出现问题。一些所谓的“现代中药”,抛弃了中医理论的性味观,用西药的成分论观点来看待和使用中药,这在催生了中药提取物市场的同时,也造成了优秀中药材的大量浪费,并衍生出药渣冒充药材的问题。又如中药注射液,轻视了中药作为天然物的性状不易稳定的特征,改变了传统中药内服外敷的安全给药途径,而是采用血管注射方法,增加了安全风险。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最重要的是秉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鼓励中西医药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基础上互相配合,而不是贸然把两个不同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体系结合起来。”陈其广强调,“作为典型的民族传统产业,中医药只有首先遵循自身的原理和规律,才能得到健康、自主、可持续的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医药:民族传统产业如何复兴?
【2013-09-25】【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阅读量:76026】【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顾尾不顾首”待破题 [2014-06-06] |
· | 中医药需集五大优势资源出海 [2014-05-28] |
· | 振兴中医药应从独立自主开始 [2014-05-19] |
· | 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药融入卫生改革发展 [2014-05-05] |
· | 刘延东:中医药要在医改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4-04-24] |
· | 中药资源成难题 中医药成国家战略尚待破局 [2014-03-25] |
· | 中医药立法初现曙光 中医药发展成舆情热点 [2014-03-20] |
· | 用国际游戏规则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 [2014-03-13] |
· | 中药领域代表委员:将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4-03-11] |
· | 吴以岭:中医药面临宏观肯定微观否定窘境 [2014-03-06] |
· | 中国中医药产业迎来“二次开发”新契机 [2014-03-05] |
· | 中医药发展前景诱人 基金加码布局 [2014-02-27] |
· | 未来将着力加快中医药协同创新 [2014-01-23] |
· | 刘延东:激发中医药发展活力和潜力 [2014-01-21] |
· | 中医药2014变局:中药注射剂降价首当其冲 [2014-01-20] |
· | 打造中医药服务贸易创新模式 可借瑜伽模式 [2014-01-15] |
· | 中医药:守望“云开” [2014-01-10] |
· | “大数据”应用将为中医药带来“大价值” [2013-12-26] |
· | 中医药标准加紧与国际接轨 为“走出去”清障 [2013-12-13] |
· | 中医药创新启示录:不能为了“标准”而标准 [2013-12-12]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