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问题中药材毁了传统中医药
【2013-06-27】【来源:西安日报】【阅读量:81718】【大 中 小】【打印】
导读: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我们一直被灌输这样的观念。可事实上呢,不仅知名中成药产品汞超标、违规使用朱砂等新闻曝出,中药材本身的质量如何更是一个大问题。在以前,中药材大多是野生的,有很多都来自深山老林因此非常名贵;可现如今,很多中药材都大规模人工种植了,这带来的结果不仅是中药材产量的极大提高,同时也有质量的参差不齐和急剧下滑。中国药店:www.ydzz.com
日前,绿色和平组织发布调查报告称,其购自同仁堂、云南白药、天士力、九芝堂等九家品牌药店的多种常用中药材,超过七成被检测出含有多种农药残留。第三方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65个样本中有48个发现农药残留,占样本比率为74%。甲拌磷、克百威、甲胺磷、氟虫腈、涕灭威、灭线磷等六种农药为禁止在中药材上使用的品种,但是在当归、枸杞、金银花等共计26个样品中检出含一种以上。除氟虫腈为2009年被禁止使用外,其余农药已被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长达十年以上。(6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我们一直被灌输这样的观念。可事实上呢,不仅知名中成药产品汞超标、违规使用朱砂等新闻曝出,中药材本身的质量如何更是一个大问题。在以前,中药材大多是野生的,有很多都来自深山老林因此非常名贵;可现如今,很多中药材都大规模人工种植了,这带来的结果不仅是中药材产量的极大提高,同时也有质量的参差不齐和急剧下滑。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绿色和平组织曝光的中药材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充其量只是问题中药材的一个典型病症。其实,关于中药材市场的“疾病缠身”,之前已经有过多次曝光。比如《人民日报》就曾报道中药材市场价格飙涨、假货频出、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名称混乱等乱象。在逐利的冲动下,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中药材质量自然也难独善其身。而且,相比问题食品,中药材监管事实上更为宽松,简直可用漏洞百出来形容。中国药店:www.ydzz.com
就拿农药残留超标来说,那些高毒农药被禁止使用大多都已十年以上,却仍能在中药材中被检出,这充分说明相关规定或只是一纸空文。被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尚且如此,其他农药也就可想而知了。之所以中药材农药残留超标普遍存在,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监管不力,缺少兜底制约机制。由于新版《国家药典》中对大多数农药并无含量规定,而药材批发商或者药企在购入药材时同样很少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因此富含农药残留的中药材很容易进入流通环节。中国药店:www.ydzz.com
去抓过中药的人都知道,虽然时代已经进步到今天,但是抓中药还延续古老的操作模式,基本没有任何卫生防护可言。看不见的农药残留不说,看得见的灰尘就够吓人的;抓药的药师既不会戴手套,称量的器具也不会特殊处理,包药的纸张更不会是食品级的。抓药是如此,作成中成药以后呢?在中成药简之又简的说明书上,“禁忌症、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项目后面最常见的就是四个字:“尚不明确”。连对患者知情权的起码尊重都没有,却可以号称“无毒副作用”,手握这样的“特权”,药企又怎会真正从源头上重视中药材质量?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材好,药才好。”这不仅仅是一句广告词,更是一个基本常识。如果中药材质量本身有问题,再高明的中医,再经典的药方,也不可能有好的治疗效果,很多时候非但治不好病,反而还可能致病。时代在发展,中药材从生产到流通,从卫生化操作到毒理学研究,都应该与时俱进。否则,高明的中医和经典的药方,都会因为问题中药材而背上黑锅,久而久之,传统中医药会愈发式微。要弘扬传统中医药,首先必须从严抓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做起,别让问题中药材毁了传统中医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