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药制度实施之前,相关部门曾探索过定点生产,却因触动多方利益以失败告终,但业界对其的探讨和争议并未停止。2012年11月,为解决基药短缺的难题,相关部门“不得已”重提定点生产,并出台《关于对用量小、临床必需的基本药物品种实行定点生产试点的实施方案》,由于此次仅选择量小的个别品种进行试点,故被称为“小试”方案。而日前,相关部门终于公布第一批试点品种的清单,麦角新碱、去乙酰毛花苷、普鲁卡因胺、洛贝林、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和氨苯砜片6个化药品种入选。如此选择是否合理?定点生产是否会“重蹈覆辙”?有没有可能大范围扩展?这些问题都亟需一个答案。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期主持:张蓉中国药店:www.ydzz.com
特邀嘉宾(以下排序不分先后)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成都济众康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袁军峰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报特约观察家 秦禾中国药店:www.ydzz.com
广州白云山奇星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肖淋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复归的“必要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报:早在2007年,相关部门就曾批准10家企业作为试点推行过定点生产,但结果并不理想。在您看来,基药定点生产被重提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中国药店:www.ydzz.com
肖淋:基药制度实施以来,产生了很多问题。其“唯低价是取”的做法颇受争议,因中标价格低,加上原材料价格和其他成本不断上涨,企业利润较低甚至负毛利,不少企业积极性大打折扣,使得部分药品难以生产和供应,如心脏病手术常用药——鱼精蛋白注射液,在去年三季度就突然被爆全国性缺货,这些问题是促使“小试”方案出炉的一个原因。政府意图用定点生产防止短缺问题再现。可以说,对一些用量较少、临床必需的药品实行定点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必要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秦禾:正如肖总所言,相关部门希望能通过定点生产解决基药短缺的问题。但第一次试点之所以失败,有部分原因在于当时是全国试点,利益方太多,且每个省情况不同,所以实施情况和预想有较大差异。而此次“小试”是小范围开展,其实是在尽量规避这一问题,而且方案的提出也是为了抓住新基药目录出台这一契机。中国药店:www.ydzz.com
袁军峰:定点生产的原因,首先是为保证部分由于用量太小、利润太低、原材料成本太高,致使企业不愿意生产的基药的供应。其次,保证基药制度更加有效推进。另外,对用量小的产品进行定点生产而不是每个企业都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更便于管理及提供相关补贴。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报:您认为此次公布的6个试点品种是否具有代表性?为什么?中国药店:www.ydzz.com
袁军峰:个人认为并不具代表性,还有些更“敏感”的品种未被选中。比如中成药,近年来部分中成药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致使部分产品短缺,但这次遴选并未考虑。中国药店:www.ydzz.com
肖淋:这6个品种是在最近几次基药招标中,出现短缺现象的十余个品种里筛选出来的,有一定合理性,但不能囊括目前短缺的品种。中国药店:www.ydzz.com
秦禾:从品种的选择来看是合理的,因这6个品种都是基层必需药品,使用范围较广,这符合定点品种遴选标准。而除此之外,所选择的品种还应价格较低、且经过多年考验,副作用较小、疗效较好且明确。但总体来看,个人也觉得这些品种不具备很大的代表性,范围较小。中国药店:www.ydzz.com
基药定点生产:“重启”的无奈与突围
【2013-06-26】【来源:医药观察家】【阅读量:84516】【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基药“定点生产”小试牛刀 [2014-08-05] |
· | 四部委组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定点生产试点 [2014-01-26] |
· | 基药定点生产升级战备 [2013-06-06] |
· | 中国将定点生产部分短缺基本药物 [2012-11-28] |
· | 我国部分基本药物拟定点生产 防止药物短缺 [2011-12-30]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