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中国药促会发文建议 广东基药招标“纠偏”

【2013-05-27】【来源:新快报】【阅读量:87094】【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在5月17日广东基药招标新规征求意见稿下发后,业内对此便抨击不已。记者昨日获悉,中国医药工业研究开发促进会(简称“中国药促会”)也坐不住了,于5月23日发文,强烈呼吁对征求意见稿做出修改。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医药业内多位分析师也表示,虽然规则基本框架已定,但细节后续可能会修改。此外,规则执行将加速行业分化,普药会受损,但拥有独家品种以及那些中标价维护较好的企业会受益。二级市场上,在本周一利空袭至暴跌后,医药股近日已经企稳,昨日整个医药板块报涨1.22%。中国药店:www.ydzz.com

  游戏规则不成熟恐适得其反中国药店:www.ydzz.com

  新快报记者昨日获得的中国药促会文件显示,中国药促会指出,征求意见稿没有考虑到我国同种药品之间质量存在差异、医药企业存在不同的管理水平这一客观存在的现实,不区分质量层次、一律以最低价为交易价格是对积极提高药品质量企业的否认和打击;关于“双信封”制度的规定一味地追求最低价格,重拾“唯低价是取”之市场恶性竞争之弊;同时,征求意见稿简单规定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企业能得到3分的技术分,很难起到鼓励企业积极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作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上述文件已经发送给广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报送国家有关部委。中国药促会的观点也得到多数医药行业分析师的认同。银河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分析师黄国珍表示,征求意见稿从目前看不利于行业创新与优势企业胜出,同时导致药品价格快速下降,对行业的影响无疑是负面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黄国珍认为,最根本的结症在于,招标政策在由政府导向向市场化方向转变的同时,没有制定好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由于忽视质量只拼价格往往造成逆向选择,最终伤害整个行业,伤害患者(影响了用药安全)。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我们认为市场化的趋势本身并无问题,关键是配套游戏规则不成熟的条件下匆忙推出,反而可能是一种倒退。”黄国珍认为,应在运作逐渐成熟后,逐渐增加质量层次区分引导市场向好的方向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国家基药招标或掀巨大变革 [2014-07-18]
·基药招标取向变 进口替代效应待明 [2014-01-10]
·招标大年,基层市场或继续分化 [2014-01-06]
·首个地方新版基药招标落幕:原研药仍享特权 [2013-12-27]
·2014药品招标大年 外企或集体放弃基药招标 [2013-12-17]
·基药招标筹备杀青 渠道建设临考 [2013-09-26]
·新基药招标应对实务 [2013-09-22]
·普药新做 渠道突围 [2013-08-26]
·全民用药消费应导向零售药店 [2013-07-23]
·基药招标向低价再挺进? [2013-06-26]
·基药招标的本质在于营销 [2013-06-17]
·两大招标政策或衔接 [2013-05-30]
·粤药品招标新规引质疑 药品招标弊端重重 [2013-05-30]
·广东药品采购市场化革新 影响待验证 [2013-05-27]
·粤药品招标新规征求意见 剑指降低药价 [2013-05-27]
·广东药招首提三次报价 药企或将沦为洗钱机 [2013-05-27]
·湖北药品招标价“就高不就低”遭质疑 [2013-05-27]
·药品招标模式是一道待解难题 [2013-05-27]
·粤基药招标草案引反弹 药企欲抱团对搏 [2013-05-27]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