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中药安全监管应与时俱进

【2013-05-23】【作者:史丽】【来源:经济参考报】【阅读量:84766】【 】【打印



  据报道,近日,同仁堂旗下药品连续曝出两起“汞超标”事件,中药成分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21日同仁堂旗下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被曝朱砂成分含量分别是17 .3%及0 .72%,前者超国内标准,后者则远超香港标准。而朱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已经被证明含有剧毒,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被禁止入药。5月7日,香港卫生署公告称,一批名为“同仁堂健体五补丸”的中成药汞含量超标,要求同仁堂方面立即回收。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此,网民认为,老字号陷入“汞超标门”挑战着消费者的信任。中医医学源远流长,但必须面对中药的一些不足,中药安全监管应当与时俱进。同仁堂应跳出古老框架,建立起现代医药的计量体系,中西结合互为补充指导制药。同时,中药的种植、生产、销售环节都可能导致重金属超标,而监管的缺位、涉事企业的沉默可能会给中药产业带来危机。建议企业立即召回问题药品,加强药品监控,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是修复口碑的首要条件。中国药店:www.ydzz.com

  必须面对中药的不足中国药店:www.ydzz.com

  网民“尼奇窝窝”认为,相比西药,中药欠缺的是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追踪,一款新中药很快就上市,而在国外这是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的临床追踪统计才能进入市场的,非常严谨。中国药店:www.ydzz.com

  网民“盛翔”认为,是药三分毒,药品产生毒副作用无法完全避免,关键在于孰轻孰重的取舍。中医的缺陷在于,缺乏药物成分的毒理学研究,剂量指标更多的是依靠经验;中药的毒副作用即便对企业来说心知肚明,却也无需详细告知患者。对于中药,民间流传的一个常见说法是,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可是,诚如钟南山院士所言,不少中药材对肝肾都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很多人觉得中药无毒副作用,坚持长期服用,这种做法很不可取。中国药店:www.ydzz.com

  要严格控制重金属含量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少网民认为,要严格控制重金属含量,首先是原材料必须反复检验,避免种植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和不良商贩掺入重金属增重等;其次是生产过程中要保证没有重金属,但这一点很难做到,因为很多中药材都含有重金属,比如汞本身其实就是一味配方,汞入中药材并非罕见事。从产品生产环节来说,因为种植中药的土壤、水源等都含有重金属,所以药材容易受重金属污染,不良商贩也可能掺入重金属增重;生产过程中还可能因为接触机器设备等,导致重金属掺入药材中。中国药店:www.ydzz.com

  网民“杨轶_月下美丽的梦”认为,中药说明书上往往标明“毒副作用不详”,而西药的不良反应和禁忌都一一列示,从而给人“吃中药更放心”的误导,这实际上是自欺欺人。同仁堂汞超标与其说是“质量门”,不如说是“生死门”。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医药管理不应缺位中国药店:www.ydzz.com

  网民“快讯典藏”认为,同仁堂应该如何接受处罚我们拭目以待,但是,为什么是香港发现的而不是在内地食药监督部门?首先是标准问题,是否内地的中成药标准过于宽松;其次是监管问题,监管部门相信大型医药企业的良心还是相信自己检测的数字?最后是医药企业自身问题,原料药把关不严采购不当,生产物流监管漏洞等等。总之一句话:人民的舌尖安全问题不容挑衅。大众的健康权利是否能得到保障和满足,关键还看这个体制如何改革,改革措施如何到位。中国药店:www.ydzz.com

  网民“蜀湘参半”认为,据查,同仁堂旗下多款常用药品都拿朱砂入药,而朱砂的主要成分就是硫化汞,已经被证明含有剧毒,这在美、日等国是被禁止入药的。因此,我们的监管应该动点真格的。此外,制药厂家在入药时应当慎重!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专家呼吁建立中药追溯机制 [2013-06-14]
·京药监宣布同仁堂“朱砂药”无汞中毒报告 [2013-05-31]
·不能把“有毒性”中药当“毒药” [2013-05-29]
·同仁堂称涉汞药品符合国家药典标准 [2013-05-28]
·老牌中药缘何频遭质疑 质量标准亟待建立 [2013-05-28]
·同仁堂陷质量门真相 中医遭遇国际阴谋 [2013-05-24]
·同仁堂回应“朱砂门”称遵照医嘱安全有效 [2013-05-23]
·中成药重金属超标存隐忧 [2013-05-22]
·同仁堂被爆内地畅销药含汞量远超香港标准 [2013-05-16]
·同仁堂汞超标悬疑:“绝非自产”保健药何来 [2013-05-13]
·山银花事件持续发酵 监督部门集体失语 [2013-04-09]
·中药标准缺失导致检测执行难 [2013-04-09]
·同仁堂被爆地黄抽检不合格 公司拒置评 [2013-04-03]
·同仁堂供货商因错判申请7千万国家赔偿 [2013-02-17]
·同仁堂药品广告含虚假内容 被指欺骗消费者 [2013-01-25]
·北京同仁堂再打官司 异地护商标 [2012-11-26]
·台湾中华同仁堂暗战北京同仁堂 [2012-11-26]
·同仁堂再提分拆上市遭质疑 有圈钱嫌疑 [2012-11-12]
·北京同仁堂沈阳大药房伪造处方卖处方药 [2012-09-21]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