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非法回收药品重在源头
【2013-05-08】【作者:廖海金】【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86020】【大 中 小】【打印】
在沈阳市一些医院附近,有很多门前或窗户上挂着“回收药品”的牌子,他们在回收什么人的药?这些药又卖到哪里?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享受“公费医疗”者是“回收药品”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回收药品问题由来已久,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尤其是在医院周边非法回收药品及药品包装现象,也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回收药品品种往往是应用广泛(如降糖药、降压药)或价格较高的药品,这些药品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其一,患者自购的多余药品,大多患者选择将家中多余的药品通过回收人员之手重新回到流通渠道。其二,正如媒体报道提及的“公费医疗”、“医保”者从医疗机构中开出的药品。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我国目前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52.4%的家庭没有小药箱。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如今的药品回收市场中,95%的药品是借用“公费医疗”、“医保”套现而来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笔者观察发现,回收药品形式多样:在各大医院卫生间等墙壁上张贴和散发小广告,用现金回收患者使用剩下的药品;药贩子在街头巷尾散发回收药品的小广告、名片引诱医保卡持有人到药店、医疗机构刷卡购药后,以低价卖给药贩子。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难看出,利益的存在及利益链的形成是非法药品回收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中国药店:www.ydzz.com
众所周知,药品是国家严格管理的特殊商品,回收药品再出售牟利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根据国家《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禁止非法收购药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更为重要的是,从事回收药品的药贩子,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根本没有药学知识,在回收药品时,仅靠外观识别,很难避免假劣药品通过回收渠道流入市场。况且回收药品在存储和运输方面也很难达到要求,这些药品在流通环节一旦出现化学成分变化,极易引发药品安全事故。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些年来,药品监管部门高度重视非法回收药品问题,严厉打击非法回收药品活动,但由于这一行为具有流动性强、隐蔽强、不易监管等特点,收效甚微,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由此看来,治理非法回收药品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仅靠打摧枯拉朽般的“运动战”是不够的,关键是要从源头上治理,建立非法药品回收监管的长效机制。那么,如何从源头上进行有效治理呢?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方面,劳动保障、卫生、药监、工商、商务等相关部门应共同行动,分别加强对医保运行、医院药品管理、药品流通及非法回收药品广告等方面进行有力的监管,从源头上铲除药品非法回收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各地要因地制宜开设回收家庭药品绿色通道,让家庭多余和过期药品不外流,让非法收售药品者无机可乘。同时,通过报纸、电台、网络、电视、设点咨询宣传等形式,加大对非法收售药品危害性的宣传力度,从科学用药角度提高公众对药品正规回收的理解、支持和认知度,从源头堵住收售药品黑市。政府、医院和企业还应加大宣传普及医药知识,让群众充分了解正确使用药品的方法,合理储存药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再者,针对一些不法分子重点回收的高价药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建议药品生产企业对价格较高药品的包装盒设计进行修改,实现一次性使用,避免被不法分子重复利用。药品生产企业还可以为药品包装“瘦身”,以方便消费者按需、小剂量购药。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退货机制,这样可大大减少或杜绝回收药品的来源。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