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药制度为何鞭长莫及?
【2013-05-07】【作者:鲍义志】【来源:医药观察家】【阅读量:86278】【大 中 小】【打印】
自基药制度实施以来,多数百姓看病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但偏远农村和牧区却由于一系列特殊困难,当地百姓难以享受到基药制度的惠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一,偏远地区物流设施落后、乡镇医疗机构分散,导致配送机构很难以合理的配送规模来化解流通成本高的问题,积极性受挫,配送效率低,致使相当部分乡镇医疗机构难以获得齐全的基药,有的甚至因此不能处理常见病、多发病。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二,偏远地区乡镇卫生院承担了农牧区医卫保障“主力军”任务,但它们的执业范围普遍较窄、药物采购权有限,如无权采购舒他西林等抗生素药物,医务人员执业资质普遍不高、处方权有限,部分价廉物美的基药无法就地惠及群众。因此,当偏远地区患者确需使用只有较高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才有权开具处方的药物时,只能到县级以上医院解决,既费时又耗资,导致部分患者不能及时获得治疗。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上述困难引发了一些不良现象:一是滥用药物现象普遍。偏远地区患者在不能方便地享用基药的情况下,往往以记忆中的常用药为目标自主用药,“头痛时只吃头痛粉,感冒时只吃感康、白加黑”,不采纳“使用替代药物”专业性建议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基层医疗机构出现信任危机。患者普遍不了解药物管理体制机制,一旦在乡镇卫生院购不到记忆中的“有效”药物,即认为“乡镇卫生院根本看不好病”。因此,帮助偏远地区增强基药制度执行能力已迫在眉睫。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