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基药招标推广如何不走样

【2013-03-05】【作者:潘洁】【来源:国际金融】【阅读量:98088】【 】【打印



本文共4页 当前为第1
  导读:长期以来,在药品招标中,药品过于简单的价格化饱受业内争议。于是,不少城市开始尝试药品招标市场化。广东目前正尝试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模式,那么这一模式是否能成为药品招标发展方式的主流?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期嘉宾: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史立臣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医药合伙人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代航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医药流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药店:www.ydzz.com

  赵家俊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中国药店:www.ydzz.com

  编者按:全国两会期间,医改依然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而医药招投标则是政府对医药行业监管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目录内药品的价格,进而对终端销量产生影响。目前,基础药品招标形成了“安徽模式”、“上海模式”、“广东模式”、“北京模式”等几种主要招标模式。那么,哪种招标模式适合推广?政府在招标过程中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基药招标市场化是否能够实现?仿制药该如何抓住专利药到期的机遇?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业内多位专家。中国药店:www.ydzz.com

  话题一中国药店:www.ydzz.com

  基药统一定价影响几何
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样的定价方式比较有利于大型的普药、基药生产企业,而区域性的小型基药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推行对经多次采购价格基本稳定的基本药物试行国家统一定价。这将会对药品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对于独家品种来说,又将带来怎么的机遇?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史立臣:基药统一定价政策和2007年基药定点生产有很大的相似性。《意见》明确了部分基药统一采购,但对当初定点生产的诸多问题并没有解决。如果部分基药统一定价,有诸多因素要考虑清晰,比如,需要明确价格是采用区间定价法还是单一定价法,因为两种定价法内涵是完全不同的。单一定价摒弃了制药企业诸多成本因素,比如短距离运输和长距离运输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区间定价法则较为合理,但是增加了评审价格的工作量。比如,不同厂家生产同质量产品的成本不是完全相同的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虽然统一定价目前规定41个品种,目的是避免“双信封制”惟低价论的基药招标政策给医药产业和消费者带来的伤害。但是,如果上诉问题不能解决,其对医药行业造成的问题将甚于惟低价论。这将会让企业进退两难,无所适从,最终可能如2007年的定点生产一样,无疾而终。中国药店:www.ydzz.com

  当然,统一定价对独家品种是利好的,因为独家,价格评审标准单一,缺乏可比性,企业话语权较大,所以统一定价在价格上会有倾斜。独家产品进入基药本身就是好事,如果再进入统一定价范围,则更是锦上添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统一定价制度衡量独家产品价格时,企业需要坚持价格底线。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代航: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在基药制度试行过程中,对药品价格管理方式和内容根据新医改进程进行调整,平衡收与放之间的关系,个人认为实属正常。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项政策的出台肯定会对全国统一市场和各地区域市场产生多种多样的影响,有的是阶段性的,有的是较长远的。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基本药物越来越凸显其准公共产品的属性,这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国家逐步收拢定价权限,既是对单独定价过程的一种强力介入信号,也是对独家品种生产厂商和地方政府定价部门的一种制度约束。中国药店:www.ydzz.com

  赵家俊:《意见》中体现的基药招标思路体现了从前几年的“低价中标”向“质量优先”的转变。其中提到的对于多次采购价格稳定的基药试行统一定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了小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而恶意报低价的行为,将更加突出质量因素。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可以说,这样的定价方式比较有利于大型的普药、基药生产企业,而区域性的小型基药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从这个角度看,《意见》的出台将有可能加速国内基药行业的整合。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独家品种的统一定价,从政策设计的初衷来看,应当是有利于企业的,但具体影响如何,可能还要看具体的定价方式。从好的方面看,统一定价降低了厂商的招标成本,减弱了对于区域性代理商的依赖,同时更容易稳定价格体系,使得厂商的市场秩序和利润空间更有保障,体现了对于独家品种的保护。但是,最终落实到产品层面的统一价如何制定,如何实现价量挂钩,最终对企业利润影响几何,还要看定价的细则才能确定。中国药店:www.ydzz.com

  至于针对独家产品的定价扶持政策能否持续,关键在于具体的定价方式。价格定高了,利润空间有保障,但地方的采购需求将被压制,最后的结果可能供需双方都不满意;价格定低了,可能厂商的价格空间受到压缩,政策扶持的初衷就很难实现。但从总体看,应当对于规范现在混乱的市场秩序有一定好处,短期内可能有实施的空间,但未来市场成熟后,可能将逐步回归更加市场化的定价。中国药店:www.ydzz.com

 1 2 3 4 下一页 关闭
相关阅读
·国家基药招标或掀巨大变革 [2014-07-18]
·基药招标取向变 进口替代效应待明 [2014-01-10]
·基药招标筹备杀青 渠道建设临考 [2013-09-26]
·新基药招标应对实务 [2013-09-22]
·普药新做 渠道突围 [2013-08-26]
·全民用药消费应导向零售药店 [2013-07-23]
·基药招标向低价再挺进? [2013-06-26]
·基药招标的本质在于营销 [2013-06-17]
·两大招标政策或衔接 [2013-05-30]
·粤药品招标新规引质疑 药品招标弊端重重 [2013-05-30]
·广东药品采购市场化革新 影响待验证 [2013-05-27]
·粤药品招标新规征求意见 剑指降低药价 [2013-05-27]
·广东药招首提三次报价 药企或将沦为洗钱机 [2013-05-27]
·湖北药品招标价“就高不就低”遭质疑 [2013-05-27]
·中国药促会发文建议 广东基药招标“纠偏” [2013-05-27]
·药品招标模式是一道待解难题 [2013-05-27]
·粤基药招标草案引反弹 药企欲抱团对搏 [2013-05-27]
·新目录招采过渡期之困 [2013-05-09]
·招标基本思路或变化不大 [2013-04-23]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