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广东模式”能否破解药品招标乱象

【2013-01-31】【作者:夏金彪】【来源:中国经济时报】【阅读量:98667】【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导读:药品招标采购的“广东模式”的方向无疑值得肯定,但也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督制衡公立机构的药品采购供应权力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药品流通依附于医疗体系而存在,单一问题的解决往往很难解决药品招标采购中的乱象,药品招标的“广东模式”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还需要在临床上切断医药之间直接的利益联系,实施优良的公立机构采购供应规范,形成完善的药品流通供应链服务体系和信用体系。中国药店:www.ydzz.com

  新年伊始,广东省传出改革传统药品招标采购模式的消息,在刚刚结束的广东省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主管部门表示,政府将转变职能,不再参与医药采购过程,拟建立第三方交易平台,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第三方医药电子交易平台。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迄今为止,在中国政府已经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中,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引发的争论最为激烈,有人说好得很,有人说糟得很。支持者认为?熏这是“阳光采购”,纠正了药品流通领域的不正之风,应该长期坚持;反对者认为,政府的行政干预,扭曲了药品市场,导致权力寻租。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回顾上世纪90年代,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药品销售竞争日渐激烈,为了抢占市场,回扣成为了药企促销的有力工具;由于药品采购权掌握在医院手里,随意性很大,没有有效的监督、制约。当时,政府推行药品招投标政策的初衷是,通过集中公开采购,纠正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规范了药品购销行为。中国药店:www.ydzz.com

  随着药品招标采购的推行,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购销行为得到了一定的规范,药品价格也得到了一定的降低。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随之浮出水面,如权力寻租、中标价虚高与超低现象同时并存,药品购销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并未得到根本遏制。药品招标采购中“回扣门”不断,甚至还出现了“齐二药”假药和“欣弗”劣药等事件。药品招标采购本来是为了减少药品流通中间环节,可是在无形中自身却成为药品流通中增加的一环。可以说,由于药品采购中政府参与太多,行政干预频繁,导致患者、医生、药商等都不满意。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连锁药店结盟重庆药交所进军电商 [2014-03-19]
·刘高清:做强医药电商平台 [2014-03-14]
·重庆药交所试水电商之囧 [2013-11-19]
·重庆药交所触网卖药惹争议 [2013-10-30]
·湖北卫生厅长自夸药品招标最好 [2013-08-02]
·广东“药交所”月内有望启动 启动信号现? [2013-07-08]
·广东新规的硬伤 [2013-06-05]
·粤药品招标新规被指“过度保护外资药” [2013-05-22]
·“广东模式”破局? [2013-02-28]
·寄望广东统一招标平台走出新路 [2013-02-01]
·药品采购更重市场配置 [2013-01-29]
·广东拟建“药交所”控药价 院企各有观点 [2013-01-29]
·重庆药交所去年交易量突破百亿 同比翻番 [2013-01-25]
·重庆地方与药交所战略合作 缓解看病贵难题 [2012-10-26]
·重庆率先实现药品、医疗器械电子挂牌交易 [2012-01-13]
·重庆药交所建构完成 公立医院唯一药品交易平台 [2012-01-12]
·重庆预借药交所打造最优药品流通环境 [2012-01-05]
·重庆药交所:药品采购价平均降近三成 [2011-12-30]
·重庆药交所试水基药挂牌交易 药品供销链更透明 [2011-12-22]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