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代表批药品零差价 称民众遭双重挤压
【2013-01-30】【作者:徐小勇 何蒋勇 张慧慧】【来源:中国新闻网】【阅读量:95472】【大 中 小】【打印】
“挂号费上去了,零差价的药却没怎么降价,这等于让老百姓遭受了‘双重挤压’。”在此间举行的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人大代表、宁波市李惠利医院院长周建庆认为,药品零差价措施压缩了医院的利润空间,但没有压缩药商和中介商的利润空间,招标的药品价格比药店的零售价格还要高,导致政府、医院、老百姓面临一个“三输”的局面。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12年12月,宁波市六区的23家县级公立医院实行综合改革,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通过浙江省级药品招标采购,并实行零差价销售,同时医疗服务的价格上调30%左右。加上半年前先行改革的五县市24家县级公立医院,至此,宁波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中国药店:www.ydzz.com
周建庆认为,医药改革目的是让政府减负,医院职工有积极性,老百姓得实惠。但事实上,老百姓看病的费用支出却并没有降低。据宁波卫生部门的统计,大部分医院的均次费用持平,换句话说,这半年来,平均每个患者在医院花的钱,并没有减少。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参加两会前,周建庆曾经对招标的药品价格和药店的零售药品价格做过一个比对调查。某医院临床常用的84种药中,其中政府招标采购价略低于药店零售价的有44种,基本一致或略高于药店零售价的有18种,高于药店零售价一倍以上的有22种。但最后平均下来,医院里的招标采购价格还是高于药店的零售价。在周建庆看来,“药品零差价措施压缩了医院的利润空间,但没有压缩药商和中介商的利润空间”。中国药店:www.ydzz.com
周建庆认为,这直接导致老百姓遭受“双重挤压”,因为“老百姓的挂号费上去了,零差价的药却没怎么降价。”政府负担加重、医院职工积极性受打击,同时老百姓的药费负担也没减轻。周建庆觉得,这就是一个“三输”的局面。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周建庆透露,药店零售商告诉过他,店里药品的售价除了药品进价还要算上房租、人工等成本,起码得在进价基础加30%,药店才能维持经营。对此,周建庆认为,药品招标价一定要低于药品零售店售价的30%以上,那么这个招标制度才算成功。“否则只能说明这个药品招标体制是失败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招标模式不改变,老百姓就得不到药品零差价的实惠。”周建庆认为,要走出“老百姓受双重挤压”这个怪圈,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调研,出台相关政策,使药品零差价这个好政策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