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保健品行业“一路快跑” 华丽背后藏隐忧

【2013-01-06】【来源:中国日报】【阅读量:101883】【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长、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保健品的消费也日趋大众化,从过去的可选消费品转为必选消费品,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国内保健行业总体销售额达6500亿元。中国药店:www.ydzz.com

  如此快速的发展速度,使保健行业一直被业内人士看作朝阳产业。但是,连日来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事件发生,也让人们看到了保健品在发展的快车道内,其实也并不是顺风顺水,行业内外存在的隐患不禁让人担忧。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外品牌纷纷进军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产品品牌数量众多
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预计,随着国民饮食习惯的改变和不健康行为的增加,亚健康人群占有率越来越高,这样的社会现状无疑为保健行业带来了一次发展机遇,到2015年末保健行业总产值将达1万亿元,年增长速度超过20%.有业内人士表示,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占GDP产值比例达到15%,我国目前只占5%左右,在市场规模方面,目前美国的健康产业约为15万亿美元,而中国只有400亿美元左右。从这可以看出国内健康产业前景非常诱人。中国药店:www.ydzz.com

  面对这么巨大的市场蛋糕,外国保健品企业也瞄准中国。自2001年起,美国保健品品牌安利、杜邦、保洁等相继涌入中国;2011年,完美(中国)有限公司首期投5亿在中国建立基地,开发芦荟胶等保健品,伴随着铺天盖地的宣传,誓要与国内传统保健品企业争个高下。根据中国保健协会发布的保健食品销售榜中看到,挤进2010年保健食品销售量前十名的外资企业有两家,分别是排名第一的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124亿元),和第八名完美(中国)有限公司(20.4亿元)。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因而,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保健品,无论是产品还是品牌,都有着一定的数量。3月底“螺旋藻铅超标事件”出现时,记者走访我市六七家药店后发现,正在销售的螺旋藻品牌基本没有相同的,总计达10余种。20日,记者登录天猫网以“保健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显示共有品牌198个,商品20860件;以“保健食品(健字号)”为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显示商品也达到了7599件。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保健品业拟取消行政审批 引发行业地震 [2014-03-05]
·国家政策推动 保健品行业有望告别野蛮生长 [2013-12-31]
·转型路口,保健食品上下游共觅发展新方向 [2013-12-17]
·康美药业等药企抢滩保健品直销 药品仍难涉足 [2013-10-31]
·保健品大打“植物战” 植物提取物出口攀升 [2013-10-18]
·保健品夸大宣传成健康业发展瓶颈 [2013-04-16]
·保健品应先“保”质量 [2012-12-19]
·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2015年或将居全球之首 [2012-03-16]
·保健品营销裂变大势 [2012-01-12]
·以政策为镜 [2011-10-12]
·保健行业进入严管时代 [2011-10-11]
·市场乱象造产业阴影 保健食品产业在曲折中崛起 [2011-09-16]
·安利大中华区总裁:保健品市场空间仍很大 [2011-06-24]
·大保健的品牌梦 [2011-05-26]
·保健品正规作战赢尊重 [2011-03-17]
·解析医药保健品市场三条出路 [2011-02-09]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