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审批速度在放缓
【2012-12-26】【作者:杜振新】【来源:医药观察家】【阅读量:99422】【大 中 小】【打印】
2012年,从整体上看,制药企业面临的研发环境并不乐观,“慢、无奈”成为这一年企业们的写照。这主要体现在药品审批速度放缓上。以辰欣药业为例,相较于去年获批7、8个产品的数量,今年我们只获批了1个。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这与国家在药品审批制度及思路上的调整有关系。近年来,药品审批的速度一直都比较慢,今年药监部门应该是认为批文数量已经够了,就基本没有再多批,因此呈现几乎“原地不动”的状态——这就意味着,对于制药企业而言,研发环境变得比较艰难。可以说,2012年企业在研发上并没有多少机遇可言。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我们依旧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获批药品数量的逐渐减少,对于研发水平、仿制水平、创新水平不强的制药企业而言,将是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受国家医改、招标政策的影响,药品的价格越来越低;另一方面,新品种又批不下来。这样,他们只能围着以前的产品接着做市场,生存的空间就越来越少。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对于那些以创新药物为主的制药企业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创新药物可以在审批上走快速通道、绿色通道,且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比较强。同时,今年国家也在加强对创新药物的鼓励,如年底刚出台的鼓励首仿的政策就是一种积极的信号。中国药店:www.ydzz.com
面对此,制药企业的研发态势、创新战略就必须符合国家审批的趋势,转型成为很多企业的必然选择,即促使企业研发往抢仿、首仿、创新的方向转变,今年已有不少企业开始意识到这点。拿辰欣药业来说,我们一直在创新上不遗余力,今年我们就将以前研发产品的比例“2-4-4”调整成为“3-4-3”:即创新药物研发从20%的比例上升至30%,抢仿、首仿保持40%的比例不变,并将一般仿制药的研发比例下降10%。通过这样的调整,就加大了企业在创新药、抢仿、首仿上的研发力度,进而适应外部环境及国家政策的变化。当然,其他创新能力更强的企业,在产品研发上的比例就更有所侧重,如恒瑞药业就可能达到“4-4-2”。中国药店:www.ydzz.com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制药企业都有实力进行转型。因为在创新药及抢仿、首仿上,不仅难度大,需要等待的时间也很长——一般创新药需要8-10的时间,抢仿、首仿药也需要5年左右,这就要看企业是否有实力、有资金,是否等得起、熬得起!同时,企业在新药研发上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在研发过程中,谁也没有能力说100%成功,产品除了要做药物独立性实验之外,还要做一期临床、二期临床,越往后,被“枪毙”的概率就越高。倘若一个企业研发了4、5个产品后仅有1个成功,那其他失败的成本就会放到这个成功的产品上,累积起来的成本压力是很大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结合上述情况,我认为,相关部门对于制药企业的研发应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在资金上的支持,将有研发能力的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进而在整个行业形成研发的氛围。只有这样,假以时日,中国的新药才有可能像美国那样大批出现。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作者系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