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医药分开三问:能否告别大处方

【2012-12-04】【作者:王君平】【来源:人民日报】【阅读量:103579】【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导读:北京医改办主任韩晓芳:“医药分开”并不是孤立的改革举措,实施价格、医保、财政、编制等政策联动综合改革,形成了有力的控费机制,形成了改革合力。北京市对“医药分开”试点医院设置的监测指标,不仅包括药占比下降,还要考核门诊医保患者次均医疗费用和住院患者例均费用等指标。目前,三家医院都启动了异常严格的临床用药监控、高值耗材使用评估以及大型检查奖惩措施。中国药店:www.ydzz.com

  【新闻背景】中国药店:www.ydzz.com

  12月1日,北京市启动了第三批“医药分开”试点改革,分别是以大专科为特色的北京天坛医院、同仁医院、积水潭医院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此前,北京市先后在友谊医院和朝阳医院启动了第一、二批以医药分开为核心的综合改革试点。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药分开”改革实行取消15%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全部药品进价销售。同时设置医事服务费,实行分级定价。普通门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知名专家门诊的医事服务费标准分别确定为42元、60元、80元、100元。门诊医事服务费由北京医保定额报销40元。取消药品加成,实行医药分开,患者负担能否减轻?能否彻底斩断“以药养医”?医院能否提供优质服务?中国药店:www.ydzz.com

  【核心观点】中国药店:www.ydzz.com

  观点一中国药店:www.ydzz.com

  门诊药占比、次均费用、次均药费和住院患者例均费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次均药费下降17%左右,患者负担减轻。中国药店:www.ydzz.com

  观点二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大处方”的判定须经过严格的专家组评审,不会单纯以价格作为评判标准,仍是以客观病情为主要判断依据。中国药店:www.ydzz.com

  观点三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院管理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推进预约挂号,优化服务流程,推行全程主诊医师负责制。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问能不能减轻患者负担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截至目前,北京已有5家三甲医院开始“医药分开”改革。医药分开,患者的负担能否减轻?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友谊医院和朝阳医院启动“医药分开”试点以来,两家医院的门诊药占比、次均费用、次均药费和住院患者例均费用等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次均药费下降17%左右,患者用药负担减轻。问卷调查显示:85%以上患者能接受医事服务费的价格,82%以上的患者对医生的服务能力满意,并认为看病沟通时间比以前长了。此次改革的三家试点医院,进一步验证医药分开改革路径是否正确,在更大范围内评估医药分开的政策效果和可推广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天坛、同仁、积水潭三家医院,均是专科优势突出的综合医院,患者就诊以手术为主,费用中药费占比偏低。取消药品加成后,“大处方”少了,“大检查”高值耗材会不会增多?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北京医改办主任韩晓芳:“医药分开”并不是孤立的改革举措,实施价格、医保、财政、编制等政策联动综合改革,形成了有力的控费机制,形成了改革合力。北京市对“医药分开”试点医院设置的监测指标,不仅包括药占比下降,还要考核门诊医保患者次均医疗费用和住院患者例均费用等指标。目前,三家医院都启动了异常严格的临床用药监控、高值耗材使用评估以及大型检查奖惩措施。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天坛医院院长王晨:医药分开取消了医院的药品加成,药品销售多少已与医院的收益无关,因此医院将不再关注如何多卖药,而是更加关注如何看好病,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同仁医院院长伍冀湘:目前,同仁药占比为38%左右,进一步控制“难度高”,还须通过加强处方监控,严控不必要的检查、耗材,推行日间手术等综合措施,降低患者总的费用负担。中国药店:www.ydzz.com

  积水潭医院副院长蒋协远:合理大型检查纳入科室医疗绩效考核及执业医师考核指标。各临床科主任为本科室合理大型检查的第一责任人,并负责对本科室合理大型检查实施管理职责,负有管理责任。医院加强高值耗材引进管理,由专业委员会讨论通过报办公会讨论决定后,方可在临床使用;整顿目前高值耗材品种及品牌,组织专家组对目前使用高值耗材进行论证,减少相同品种耗材,规范耗材使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京公立医院经营数据摸底 医药分开试点扩容 [2014-05-07]
·医药分开北京模式:政策联动下平移式改革 [2013-12-24]
·医院改革评估报告称医药分开难题仍待解 [2013-07-22]
·医药分开政策不应一招鲜 建议补齐短板 [2013-06-21]
·医药分开下的药房策 [2013-06-06]
·京沪拟推广医药分开 专家:难解决医生趋利 [2013-05-28]
·药店也爱处方药 [2013-03-28]
·陈仲强:医药分家 补足药品收入缺口是关键 [2013-03-04]
·李宪法:医药分开的最佳模式是经济分开 [2013-02-28]
·院内专业药房备战医药分开 [2013-02-06]
·医药分开灰色利益链难断 没医保看不起病 [2013-02-04]
·医药分离不该中西医一刀切 [2013-01-29]
·解读京试水医药分开 [2013-01-22]
·数据避重就轻 医药分家或重走老路 [2013-01-16]
·2012医药分开:地方试点重锤破冰 [2013-01-07]
·医药分开行在服务区 [2013-01-07]
·2012回顾之从医药分开中寻找商机 [2013-01-05]
·医改做好医药分开得把比价权还给患者 [2012-12-31]
·“医药分开”的细节考量 [2012-12-28]
·试点医药分开不是解决补偿问题 [2012-12-12]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