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回扣的根源在于“以药补医”。为解决“以药补医”,近年来各地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医药分开”探索,概括起来有4种主要模式——取消药品加成,药品零差率销售;医院收支两条线管理;药房从医院中剥离;支付方式改革,推行按病种、人头付费和总额预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取消加成未触“面下收入”根本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取消加成,零差率销售,是目前医改的导向,几乎成了“医药分开”的标签。在新医改方案、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县级医院改革指导意见、基本药物制度等各文件中,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基药制度实施后,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已全部采用此方式,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改革方案中也采用了此政策。最近北京“医药分开”改革的基本思路同样确定为取消药品加成,设立医事服务费,取消“以药补医”,实行药品耗材统一采购;深圳、上海等地也是如此。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笔者以为,这样做只是解决了表面上的“以药补医”问题,切断了药品明收入与医院的关系,看起来很美,但对医院和医生的暗收入问题根本没触及,“以药补医”机制仍存在。中国药店:www.ydzz.com
收支两条线挡不住“暗流”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目前收支两条线有两种方式:一是全额收支两条线,公立医疗机构的收入全部上缴政府,其支出全部由政府下拨;二是差额收支两条线,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核定收支、以收定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的财务管理方式。中国药店:www.ydzz.com
卫生部、财政部《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医院药品收入扣除药品支出后的纯收入即药品收支结余,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医院药品收支结余上交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缴存财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经考核后,统筹安排,合理返还。”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部分县级以下医院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芜湖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试点最初采用的也是收支两条线,目前变为“药品零加成”,即医院以中标价供应药品,票面上没有加成,但药品供应企业要给医院20%的增值服务费。中国药店:www.ydzz.com
推行收支两条线是为切断医疗机构业务收入与人员收入的关联,终结“以药补医”,这实际上加强了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的行政管理,与“管办分开”的医改大原则背道而驰,看似切断了医疗机构与药品的利益关系,实则明的部分通过差额补助进行了返还,只是多了一个卫生系统分配的程序,暗的部分依然存在。中国药店:www.ydzz.com
支付方式改革促回扣从暗走明
【2012-12-04】【作者:耿鸿武】【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04454】【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反思高州医院回扣门:治回扣需从源头抓起 [2013-01-16] |
· | 取消药品差价率管制是当务之急 [2013-01-15] |
· | 逼药商返点或让医改半途而废 [2012-12-21] |
· | 药商返点 医药分开走样 [2012-12-20] |
· | 药品“暗扣”转“明扣”? [2012-12-19] |
· | 抑制药品回扣重在降低招标价 [2012-12-07] |
· | “倒追法”破解药价暗扣 [2012-11-16] |
· | “暗扣”变“明扣”非流通改革方向 [2012-10-23] |
· | 药品回扣“弃暗投明”有悖法规 [2012-10-11] |
· | 医药代表糖衣炮弹攻陷医生专家 药品招标价猛升 [2012-06-24] |
· | 老医生揭医药回扣潜规则:就算你不搞别人也会搞 [2012-06-08] |
· | 锁定流通环节加价 药品“回扣”将无处藏身? [2012-02-15] |
· | 知名企业医药代表爆料:药品暴利谁拿走的最多 [2011-11-30] |
· | 医药代表称百元抗生素25-30元给医生 [2011-11-23]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