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通老百姓广为熟悉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被卷入一起涉嫌重金属超标的争议风波,虽然该事件的发酵源头的报告撰写者已出面澄清,表示此报告本身在六味地黄丸的服用量数据上出现了错误,报告原文中的“每丸重1.5g”其实应该是“8丸共重1.5g”,因此得出的结论也是错误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有鉴于该报告中称,五个产地(辽宁、安徽、湖南、广东和河南)的六味地黄丸中铅的含量只有广东没有超标,其他均存在少量超标。为何广东地区独善其身?笔者对于广东地区的制药工艺也进行了一番探究。中国药店:www.ydzz.com
报告称,五个产区仅广东产出合规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六味地黄丸”事件发酵的源头是2010年广东中医药大学的迟玉广等六位作者共同撰写的《六味地黄丸中四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及其健康风险评价》报告。报告分析了5个地方的药品,发现六味地黄丸已经被重金属铅污染,如果一日三次一次8丸服用,反而可能对人体带来健康风险。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随后,该报告第一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专家迟玉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出乎意料地承认因为自己的一个细节错误,导致了错误结论。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我们的论文做模型的时候,在六味地黄丸的用量上出了点问题。应该是8丸1.5克,我们搞成了每丸1.5克,所以把结果弄得太大了。”他并表示,就错了这一个数字,目前自己已与刊登论文的《现代食品科技》杂志社沟通过了,更正后的数字,会在下一期出刊时发表出来。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场关于六味地黄丸的乌龙事件,算是告一段落。但有鉴于广东在5个产区中是唯一不超标的地区,业内对此表示,岭南地区严谨的制药精神,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六味地黄丸涉嫌重金属超标 经调查实为乌龙事件
【2012-11-26】【来源:羊城晚报】【阅读量:105322】【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中成药为何这么多“杂质”? [2013-04-02] |
· | 中成药降价步伐逼近 药材见涨药企腹背受敌 [2013-03-28] |
· | 含西药成分中成药或成重大用药隐患 [2013-03-12] |
· | 探析六味地黄丸“超标事件”背后 [2012-12-06] |
· | 六味地黄丸论文摆乌龙 多家公司躺着“中枪” [2012-11-21] |
· | 临床研究操作难度大 中药缺席百亿元儿童市场 [2012-11-21] |
· | 中成药重金属残留引关注 中药残留检测标准缺失 [2012-11-20] |
· | 六味地黄安全“罗生门”中药残留国标待完善 [2012-11-19] |
· | 六味地黄丸被曝重金属超标 一日3次服用或有害 [2012-11-19] |
· | 七成中成药西医开出 专家呼吁制定指南 [2012-04-16] |
· | 中成药生产使用不规范 中成药规范化标准需建立 [2011-11-08] |
· | 无处不在 中药首现塑化剂 [2011-08-05]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