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暗扣”变“明扣”非流通改革方向

【2012-10-23】【作者:贾岩】【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04542】【 】【打印



  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作为医改的关键问题。破解“以药养医”依旧没能有效解决,有关破解此道难题的政策,一直成为流传的焦点。中国药店:www.ydzz.com

  日前,有关国务院医改办将于近期出台《关于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发展意见》说法引起了关注,对于医药流通行业来说,最令人惊讶的就是“暗扣”变“明扣”的说法。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于这样的说法,医改办已经辟谣,言明新政并未确定要走“暗扣”变“明扣”的思路。虽然政策尚未确定,但如何解决流通行业的回扣问题依旧让人感到困扰。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回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医药流通行业被人诟病之处。究其根本原因,药品价格虚高,是医改意见最为集中、共识最多的领域。其中流通环节过长被认为是药品价格虚高最为重要的幕后推手。中国药店:www.ydzz.com

  无论是什么样的政策,只要鼓励流通企业并购、保护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利润、限制医院处方保密等等,缩短利益链条,理顺利益关系,都是有利于行业向健康方向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对于所谓“暗扣”变为“明扣”的政策方向,近些年来也有部分地方在尝试采取一些类似的政策手段,以期突破以药养医,实现医改目标。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是,这些手段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因此,任何进一步尝试这种做法的改革都很难成功。最早的尝试就是各地不断试水的阳光采购,通过以一定比例的流通收入上交所谓卫生发展建设基金,来实现从形式上把流通企业给医院的钱交给卫生部门,再由卫生部门来使用这笔资金来建设医院。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种最简单的“暗扣”变为“明扣”的方式,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如芜湖采取类似的模式,在“以药养医”的制度性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企业如果不付出回扣,依然无法取得配送的业务。最后,芜湖在坚持了一年之后,不得不主动承认失败的现实。中国药店:www.ydzz.com

  虽然流通企业本身不会去影响医生用药,其竞争的主要焦点是配送权,但只要是“暗扣”就不可能变为“明扣”,医院和配送商正常的议价是为了降低流通成本,而“暗扣”的存在原因在于提高流通成本,使企业实现在配送权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而医院可以获得另外一个渠道的补贴。中国药店:www.ydzz.com

  显然,无论是什么样的模式,只要打算用简单的“暗扣”变为“明扣”的方式,都不能解决流通环节存在的回扣问题。对于整个医药流通行业来说,仅仅把取消流通环节过多的希望,寄托在把回扣阳光化上确实不现实。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药品流通的利益链条上,医院收受回扣本来就属于商业贿赂行为,为法律所不允许。管理部门也曾经多次发文明令禁止,甚至采取过专项行动,整治医生收回扣现象。如将“暗扣”变为“明扣”,表明上看起来可以阳光化,但是却根本不能解决“以药养医”机制本身带来的一些现存的难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反思高州医院回扣门:治回扣需从源头抓起 [2013-01-16]
·取消药品差价率管制是当务之急 [2013-01-15]
·逼药商返点或让医改半途而废 [2012-12-21]
·药商返点 医药分开走样 [2012-12-20]
·药品“暗扣”转“明扣”? [2012-12-19]
·抑制药品回扣重在降低招标价 [2012-12-07]
·支付方式改革促回扣从暗走明 [2012-12-04]
·“倒追法”破解药价暗扣 [2012-11-16]
·药品回扣“弃暗投明”有悖法规 [2012-10-11]
·医药代表糖衣炮弹攻陷医生专家 药品招标价猛升 [2012-06-24]
·老医生揭医药回扣潜规则:就算你不搞别人也会搞 [2012-06-08]
·锁定流通环节加价 药品“回扣”将无处藏身? [2012-02-15]
·知名企业医药代表爆料:药品暴利谁拿走的最多 [2011-11-30]
·医药代表称百元抗生素25-30元给医生 [2011-11-23]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