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暗扣”变“明扣”难除“以药养医”

【2012-09-18】【作者:李妍】【来源:红网】【阅读量:104760】【 】【打印



  导读:“药价高、看病贵”,肇因直指“以药养医”,这一点,恐怕已没有什么异议。但“以药养医”废除之难,从不时被曝光的天价药,乃至医务人员收受回扣事件,便可窥见一斑。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价虚高,原因之一就是流通环节包括医院中的"流通"———向医生支付30%左右的药提成费用。国务院医改办近期将出台对药品流通行业变革发展具有指导性的《关于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发展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据透露,《意见》提出了具体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将“暗扣”变“明扣”。暗扣指药品分销企业给医生个人的提成,明扣则是将暗扣这种暗箱操作的做法变成医院与药企之间的讨价还价,医院将这笔收入纳入本单位的绩效考核。(9月17日《经济参考报》)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价高、看病贵”,肇因直指“以药养医”,这一点,恐怕已没有什么异议。但“以药养医”废除之难,从不时被曝光的天价药,乃至医务人员收受回扣事件,便可窥见一斑。中国药店:www.ydzz.com

  照理说,为了管控药价,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用药实行不超过15%的加价率,药品价格也不至于高得那么离谱。但落到现实,在逐利的天性下,已经过度市场化的医疗机构为了自身利益,多开药、开高价药,甚至任由医药回扣泛滥,就成了政府控制医院“药价加成”失灵的表现。这一点,电视剧《心术》就曾把医药代表与医生间的那些猫腻,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国药店:www.ydzz.com

  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在不少三甲医院,几乎每个科室门上都会注明“医药代表谢绝入内”的标语,这或是医院内部杜绝回扣的监督,却也可间接证明医药回扣之泛滥。回扣泛滥的结果显而易见,那就是患者成为药品回扣加成的冤大头。“羊毛出在羊身上”,药企多给医生多少提成,医生多收多少回扣,患者必然就要多付多少药价。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这一点来看,此次《意见》要解决医生拿药品提成吃回扣的问题,是好事。但如果这种改变,只是从以往医生与药企之间暗箱操作的“暗扣”,变成医院与药企间讨价还价的“明扣”,甚至医院还要将这笔收入纳入本单位绩效考核,这种数字上辗转腾挪的游戏,恐怕只会给公众带来“换汤不换药”的观感。并且,不合法的“暗扣”变成合法的“明扣”,也给了医院太大的议价与利益空间。其结果很可能是,在并不透明与对称的价格信息下,患者继续被迫承担高药价,难以从根本上废除“以药养医”。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些年来,为什么医院天价药会屡屡出现?其实就是因为,为了不违反药品加价规定,医院人为提高进货价格,然后从药品销售部门以回扣形式收回多支付的金额。本来规定药品批零差价15%,结果却迫使医院和医生转入地下收取药品回扣。在这条“利益均沾”的链条下,类似于出厂价15.5元的癌症辅助药“芦笋片”,卖到患者手中价格涨到213元的案例,不断发生。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种情境下,药品提成从“暗扣”变成“明扣”,会不会让医院提高进货价格、吃回扣的行为变本加厉,则依然需要叩问。倘若不能杜绝医院与药企等各方的利益交易,让医院与药品利益切割开来,“暗扣”变“明扣”,恐怕只能沦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