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基层医院改革:社会药店代替医院药房

【2012-07-25】【来源:中国网】【阅读量:128322】【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1
  种种迹象表明,卫生部和商务部正在积极推进的基层医院药房改革不断升温,社会药店在医药分开及基药的销售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鼓励连锁药店积极承接医疗机构药房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到商务部近期试点“由社会零售连锁药店承接基层医疗机构的药事服务”,再到近日举办的“国家药物政策:促进优质与创新”学术论坛透露出的医药分开信息——种种迹象表明,卫生部和商务部正在积极推进的基层医院药房改革不断升温,社会药店在医药分开及基药的销售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中国药店:www.ydzz.com

  社会药店承接医疗机构药房服务并非没有先例,但是失败者居多,目前仍在尝试的大多处境艰难。那么,医药分开到底有哪些利弊?如何做才合适?本报邀请有关专家和企业家就此话题进行探讨。中国药店:www.ydzz.com

   [嘉宾]中国药店:www.ydzz.com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主任 吴永佩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子龙中国药店:www.ydzz.com

  九州通集团业务总裁 耿鸿武
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有前提的医药分开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您怎么看社会药店承接基层医疗机构药事服务试点?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耿鸿武:社会药店承接基层医疗机构药事服务是破解当前医改难题的关键,可以有效避免医疗资源浪费。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改两年来,国家和地方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医疗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将政府办医疗机构作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无可厚非,但资源的浪费却触目惊心——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拥有非公立(社会办+个人办)医疗机构20.6万家、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81万张,社会零售药店接近40万家。如果能够将现有资源使用好,比新增、新建医疗机构更有意义。中国药店:www.ydzz.com

  谢子龙:我完全赞同社会药店进行承接基层医疗机构药事服务的试点。医药分开是新医改提出的重要目标,由社会药店承接基层医疗机构药事服务,为探索医药分开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途径。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社会药店与基层医疗机构对比来看,社会药店有能力承接基层医疗机构药房职能。首先,全国现有近40万家药店,数量远高于基层医疗机构,而且布局也能满足患者对药品,特别是常用药品的可及性和便利性需求;其次,社会药店均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GSP认证,在药学专业人员配置、药品质量保证、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已能满足患者需求。基层医疗机构对药品管理缺乏强制性规范要求,药品质量难以保证。中国药店:www.ydzz.com

  根据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9年全国2730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共有药师(士)20015人,平均每家仅有药师(士)0.73人。药学人员的缺乏也使得药学服务难以满足患者需要。相比之下,社会药店更具优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基层医疗机构不设药房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但可以减轻经济负担,将更多的人力物力用于医疗方面,还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效率,推动社会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还可以为各级医院实施医药分开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国药店:www.ydzz.com

  吴永佩:由社会药店承接医疗机构药房必须有一个大前提,就是社会药店的水平提高了,药师能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也提高了。现阶段,我不太主张由社会药店承接医疗机构药房,因为我们还没达到以上要求,《药师法》尚未出台,现行的法律法规也明确医疗机构才是药事服务的主体,社会药店或流通企业在这方面并无法律权限,不利于用药安全。中国药店:www.ydzz.com

  欧美发达国家实行医药分开,医院无门诊药房或门诊药房规模很小,是这些国家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这些国家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普遍比较发达,承担了大量的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以及疾病恢复期等的医疗诊治任务。社区医疗中心人才的医疗技术较高,服务规范、质量亦佳,且中心离居民区近,其医疗费用也低得多。此外,这些国家的社会药店均很发达,民众的自我保健意识也很强,对一般的小伤小病都能自我判断,在社会药店药师的指导下安全用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药品零售政策甘霖落地难 [2014-09-17]
·京公立医院经营数据摸底 医药分开试点扩容 [2014-05-07]
·医药分开政策不应一招鲜 建议补齐短板 [2013-06-21]
·医药分开下的药房策 [2013-06-06]
·京沪拟推广医药分开 专家:难解决医生趋利 [2013-05-28]
·药店也爱处方药 [2013-03-28]
·陈仲强:医药分家 补足药品收入缺口是关键 [2013-03-04]
·李宪法:医药分开的最佳模式是经济分开 [2013-02-28]
·院内专业药房备战医药分开 [2013-02-06]
·医药分开灰色利益链难断 没医保看不起病 [2013-02-04]
·医药分离不该中西医一刀切 [2013-01-29]
·医药分开行在服务区 [2013-01-07]
·2012回顾之从医药分开中寻找商机 [2013-01-05]
·医改做好医药分开得把比价权还给患者 [2012-12-31]
·“医药分开”的细节考量 [2012-12-28]
·试点医药分开不是解决补偿问题 [2012-12-12]
·向医院要资源 [2012-12-05]
·医药分开三问:能否告别大处方 [2012-12-04]
·医药分开,“以技养医”需做好加减法 [2012-12-04]
·总额预付制度将成医药分开的趋势 [2012-11-30]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