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基药目录的“断尾”问题
【2012-06-25】【作者:朱幼棣】【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05206】【大 中 小】【打印】
仅仅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据说“当前307个品种的基本药物已经被实践证明难以满足群众用药的需要,与医疗机构和公众的实际期望还有较大距离”。于是,调整增扩基药目录紧锣密鼓地提上了议事日程,专家们也跟着论证其必要性、紧迫性。实际上,不管是对医疗机构还是公众用药期望而言,仅靠目录上的基药,“难以满足,还有较大距离”,是很正常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国是世界上政府制定各种药物目录种类最多的国家。基药、基层医疗机构、城镇基本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公费医疗、干部用药报销等等,均有不同的用药目录。除国家卫生部、劳动保障部门制定的国家统一目录外,省一级政府部门甚至地方政府,根据不同的医保筹资和报销水平,在全国统一基药的目录上均增加了不少品种的药物,存在不同的目录。如果考虑各地卫生、医保等部门的各种药品目录中增加扩大的药物,应该说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已经基本上满足了医疗机构和不同人群的用药需要。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有人说,“实行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是新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新医改的成败”。这种说法显然高估了一个药物目录的重要性,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与偏差,往往导致通过行政审批反复折腾药品目录、深度参与药品招标等现象的出现,这也是被一些业内人士诟病为“医改成了药改,药改成了‘基改’,‘基改’成了改目录与降药价”的原因。顾名思议,医改的成败,关键在于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难道这还有什么异议吗?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笔者所知,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基本药物”,其目录上的药品是政府或社会组织免费提供给困难人群的;欧洲发达国家、实行全民医保的国家,没有“基本药物”概念,而实行“国家药物”政策。其“国家药物目录”或报销价格,与政府医保的药物目录并无二致;参与制订或与医疗机构谈判该目录的,除卫生行政部门,还有政府和商业医保机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自己的国家药物政策,有自己的特色,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多次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最早的一个版本甚至可以追溯到1981年,1992年中央政府还专门成立过国家基本药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其权威性与执行力不比今天差。中国药店:www.ydzz.com
基本药物目录的制订或修订,属国家部门的行政审批范围,极容易滋生权力滥用或腐败。毋庸讳言,以往每一次涉入此类目录修订,都有不少人进京跑部,或花巨资委托第三方公关。进国家药物目录、进省级目录的花费,都能觅到潜规则的影子,甚至还有行规,这只要在业内一打听就清楚了,无需多说,有的人也心知肚明。但此种灰色地带的花费,不是最终还是要加到明码药价里去的么?过去,我们已有不少教训,每次修订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职工医保目录——这两者大同小异,调研评审,几上几下,会内会外,请的还都是同一批专家,国家财政部门每次都投入数百万元经费,同时,在某些药企公关人员“众星捧月”般的环境里,“幸福”了多少官员与医药专家?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无数光环的笼罩下,“基药”的制定与实施承担了特别矛盾与艰辛的重任。307种基药至少要独自抗击医药、医疗两个行业的趋利、牟利的本质,承受随时被抛弃、舍弃的无奈;“基药”的产销、使用,被当成了医改政绩上的几个闪光点,这难免有不能承受之重。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任何与国家相关的“药物政策”,其实施都需要有个相对稳定期,不能朝令夕改,需要有连续性。特别是与“药物目录”增补相关,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市场、药企、医保、财政,涉及中央与地方,行政审批的权力宜分散下放,不宜过多上收与集中。因为,减少行政审批,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改革的方向。中国药店:www.ydzz.com
当前,在医药领域,特别是在基药方面,还有更多紧要的事要做。比如低价药(其中大部分是基药)质量问题、在城镇医疗机构中基药的消失、药企因成本高药价过低而停产断供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采取有效办法加以解决。如果“基本药物”在实际使用和保供上是一个“断尾目录”,即使国家基药的目录扩展至600个品种也未必是个有效的办法——笔者想数学最差的人也算得出来,假如一半低价有效的基药在市场和医疗机构中消失,不是还只有300种么?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无数光环的笼罩下,“基药”的制定与实施承担了特别矛盾与艰辛的重任。任何与国家相关的“药物政策”,其实施都需要有个相对稳定期,不能朝令夕改。特别是与“药物目录”增补相关,涉及方方面面,行政审批的权力宜分散下放,不宜过多上收与集中。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作者原为国务院研究室司长,现为中国扶贫协会副会长,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顾问)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