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门诊无药房 应有时间表

【2012-05-09】【作者:苗凡卒】【来源:深圳商报】【阅读量:7984】【 】【打印



  导读:解决问题需要时间,不代表就可以无限期地等下去。毕竟门诊无药房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创举,在很多国家,医院门诊除了备些急救药物,只开药方不卖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昨天,各大媒体都登出了“深圳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新闻发布会的有关新闻。在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江捍平遭遇的提问最多,而江捍平的回答,也称得上是刀刀见血,绝无虚应,相当过瘾。特别是谈及医药分开的终极改革目标,他说:“医药分开的最后结果就会像国外很多医院一样,门诊没有药房,只有住院部有药房。”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媒体和网友的强烈共鸣和高度认同。中国药店:www.ydzz.com

  门诊无药房,虽然是个远期的终极目标,但却成了整场发布会最闪亮的内容,相关新闻甚至被媒体配上通栏大标题发表,风头盖过了许多即将实施的重要改革。一项连时间表也没有的改革目标,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道理非常简单,就是官员的想法终于和老百姓最朴素、最直接的感受走到了一起。接下来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就是门诊无药房的医院何时在深圳从理想成为现实。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于为什么要门诊无药房,江捍平说得直截了当,就要彻底切断医药之间的利益链。今年三季度开始,深圳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这将彻底打断医院收入与药品之间的利益链条。但是,医院集体无利益,不代表医院领导、药房主任和医生个人无利益。江捍平坦承:“医院愿意为百姓让利,不见得医生就愿意。只要有利益驱动存在,一些违法行为就可能存在。如果有人在运作,希望多开某种药给回扣的话,可能就会导致个别医生多开这种药。”所以,取消药品加成,只是医药分开改革迈出了第一步,门诊无药房才是改革的最终目标。中国药店:www.ydzz.com

  当然,以药养医是个存在了几十年的顽疾。发现问题不难,解决问题不易。要打破以药养医的利益链条,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制度和技术层面的精确设计。比如说,现在药厂供应医院和药店的药品是两个不同渠道,药品的剂型剂量常常都刻意区别,二者如何并轨就是个问题。比如说,患者从医院开了处方,如何就近在一个药店买齐所需药品,而不用到处奔波配药,也是个问题。比如说,患者在院外购药的用药安全如何保障,更是个问题。再比如说,改革之后,医院周边必然药店云集,医生很有可能通过开药,又和药店、药厂之间形成新的利益链,也是一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解决和预防这些问题,需要时间,需要智慧。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是,解决问题需要时间,不代表就可以无限期地等下去。毕竟门诊无药房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创举,在很多国家,医院门诊除了备些急救药物,只开药方不卖药。在香港,很多人都习惯小病去诊所找私人医生,绝大多数的私人医生诊所也都不设药房。只要深圳真的下决心走这一步,总不会比办一次大运会更难。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作为深圳医改的操盘手,江捍平已经为实现门诊无药房提出了一个线路图,就是先做到“处方外流”。作为医院,要建立制度,允许患者拿着处方到外面买药。作为政府,要选择一些信誉好,有医保资质,药品品种能满足群众需求的药店加入到竞争机制当中,做放心药房。然后,逐步实现门诊无药房。但是,搞改革光有线路图不行,更重要的是,还要有时间表。深圳何时实现“处方外流”,何时在少数医院开展门诊无药房试点,何时全面实施门诊无药房制度,每一步都应该有个时间表对改革进行倒逼,进行问责。唯有如此,一项真正惠及全民的改革才不会在小团体的利益博弈面前,节节退让,直至无疾而终。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京公立医院经营数据摸底 医药分开试点扩容 [2014-05-07]
·医药分开政策不应一招鲜 建议补齐短板 [2013-06-21]
·医药分开下的药房策 [2013-06-06]
·京沪拟推广医药分开 专家:难解决医生趋利 [2013-05-28]
·陈仲强:医药分家 补足药品收入缺口是关键 [2013-03-04]
·李宪法:医药分开的最佳模式是经济分开 [2013-02-28]
·院内专业药房备战医药分开 [2013-02-06]
·医药分开灰色利益链难断 没医保看不起病 [2013-02-04]
·医药分离不该中西医一刀切 [2013-01-29]
·解读京试水医药分开 [2013-01-22]
·医药分开行在服务区 [2013-01-07]
·2012回顾之从医药分开中寻找商机 [2013-01-05]
·医改做好医药分开得把比价权还给患者 [2012-12-31]
·“医药分开”的细节考量 [2012-12-28]
·试点医药分开不是解决补偿问题 [2012-12-12]
·医药分开三问:能否告别大处方 [2012-12-04]
·医药分开,“以技养医”需做好加减法 [2012-12-04]
·总额预付制度将成医药分开的趋势 [2012-11-30]
·如何应对医药分开大市场 [2012-11-27]
·医药分开 慎推“经验” [2012-11-26]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