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螺旋藻产品两次抽检大相径庭 企业曾进京公关

【2012-04-09】【作者:任卫东 周宁 毛伟豪 李德欣 王思海】【来源:瞭望】【阅读量:11127】【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1
  “蓝帽”保健品乱象追踪中国药店:www.ydzz.com

  首次检测结果曝光后,多家涉事企业进京“公关”;究其原因,还是监管不力、惩治乏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认准蓝帽子”,是各大保健品厂商促销的王牌广告语。但螺旋藻产品“铅超标”显示,这个审批认证的“蓝帽子”并不可靠。中国药店:www.ydzz.com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此前追踪调查发现,“汤臣倍健”、“清华紫光”、“康特力斯”等螺旋藻“蓝帽”产品,涉嫌铅含量超标。在延伸调查中,一些戴着“蓝帽”的鱼油产品,也被发现存在质量隐患。中国药店:www.ydzz.com

  “蓝帽”是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保健食品标志。获批的保健食品企业,在对外销售的产品外包装标注“国食健字”字样,为天蓝色,呈帽形,俗称“蓝帽”。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观察到,在看似严谨的保健食品审批制度背后,存在着以代理机构为中介的灰色甚至非法利益链条的现象,它们“编材料”、“卖批文”、“贿评委”,使“蓝帽”审批之门洞开。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多个信息源证实,正是在上述利益链条的作用之下,相关监管部门的前后两次公开抽检,结果大相径庭。有的保健产品从先前的“不合格”,摇身变为“合格”。“目前的检测流程,既可以推脱监管责任,又可以保住涉事企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中国药店:www.ydzz.com

  “吃不死人,但没营养”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与螺旋藻一样戴着“蓝帽”,当下市场热销的多种鱼油软胶囊,售价不菲。后者到底有多少营养含量,吃了真能“降脂、益脑”?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为摸清鱼油产品的质量,本刊记者在京、津、冀三地药店的保健食品专柜,购买了8大品牌的鱼油“蓝帽”产品,所购产品均为软胶囊,随后记者严格按程序送检。中国药店:www.ydzz.com

  根据多家鱼油产品品牌宣传,鱼油的两种重要营养成分是EPA和DHA,前者“有利于人体降脂”,后者“对脑部发育有益”。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两家权威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在送检的8个样品中,有一半未达标,分别是“孚莱唯”、“欧丽莱”、“恩贝特”和“睿得利”。其中,“恩贝特”牌鱼油的EPA检测含量为其标注值的1/4;“欧丽莱”牌鱼油DHA的标注值为24.47%,检测含量为0.56%,两者相差40多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吃不死人,但没营养。”对此,有关营养专家这样表示。中国药店:www.ydzz.com

  卫生部中国保健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鱼油产品已成为我国销售量最多、影响范围最大的代表性保健食品。截至目前,包括上述8种送检产品在内的200多个鱼油类保健食品获批“蓝帽”。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些戴“蓝帽”的鱼油胶囊中的EPA和DHA含量为何这么低?本刊记者来到山东一家所购产品检测合格的鱼油软胶囊生产企业实地探访。中国药店:www.ydzz.com

  该企业负责人王先生说,DHA与EPA含量的关键在鱼油原料,含量越高,原料进价越高。“DHA含量为50%的鱼油生产成本,是含量为20%的4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卫生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远立分析,有的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要么引进低含量原料,要么在生产中添加副食品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中国药店:www.ydzz.com

  “偷工减料还算好的,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一些鱼油企业缺乏实际生产能力,普遍委托软胶囊厂进行加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家食药监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说,“这些软胶囊厂经常使用回收的明胶残渣作为原料生产鱼油以降低成本。”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刊记者掌握的一份来自中国保健协会的专题调研报告显示,有的企业用色拉油加腥味素配制生产食用鱼油,有的用工业鱼油或鱼油尾料制造鱼油,还有“黑心”商家用猪皮、鸡皮甚至废弃皮具,如皮鞋、皮包等制作胶囊壳,这会直接导致鱼油成品中的过氧化物、多氯联苯、汞、醛、酮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受访鱼油企业负责人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说,负责任的鱼油厂家会在原料收购合同中设定门槛,但有的企业为了压低成本、牟取暴利,原料监管不够严格。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多家药店不见螺旋藻片 [2012-04-20]
·药监局否认被螺旋藻企业公关 称检测结果无误 [2012-04-11]
·药监回应螺旋藻检测结果不一:严格依法定程序 [2012-04-11]
·药监局“螺旋藻风波”解释难以自圆其说 [2012-04-11]
·螺旋藻检测结果“变脸” 民众吁药监局积极回应 [2012-04-10]
·肖擎:药监部门被企业轻易“公关”要考虑后果 [2012-04-10]
·新京报:药监部门螺旋藻铅检测标准不一遭质疑 [2012-04-09]
·药监局被曝遭企业公关后将不合格产品改为合格 [2012-04-09]
·汤臣倍健铅超标峰回路转 [2012-04-01]
·螺旋藻铅超标事件逆转 现国标为国际最低 [2012-04-01]
·螺旋藻检测结果48小时大逆转 [2012-04-01]
·解读螺旋藻片“铅超标”疑云 [2012-03-31]
·螺旋藻铅超标事件逆转 药监局称5大品牌均达标 [2012-03-31]
·汤臣倍健发布澄清公告 公司螺旋藻产品合格 [2012-03-31]
·螺旋藻产品被指铅超标 汤臣倍健坚称合格 [2012-03-30]
·药监局:汤臣倍健等3品牌螺旋藻铅含量未超标 [2012-03-30]
·长沙:螺旋藻产品仍摆在药店显眼处 [2012-03-30]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