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连续报道了哈药集团在广州涉嫌传销事件之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随后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哈药集团无任何包含“香港”字样所属公司,其在营销中使用哈药集团名义纯属假冒,但是这一回应却被网友质疑很“不给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哈药以直销名义进行“洗脑”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执着申报,哈药集团终于获得了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牌照,并于2009年12月1日开始试运行直销业务。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开始直销业务的哈药集团却意外地陷入了令人尴尬的“被传销”现实。中国药店:www.ydzz.com
深陷舆论漩涡的哈药集团接二连三被曝出直销违规的黑幕,据投资快报记者报道,哈药的违规销售在珠三角地区十分猖獗,并且其直销形式已经变味,甚至出现威胁消费者高价买贱药的现象。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该媒体报道称,一位曾参与哈药产品销售活动的70岁阿姨告诉记者,“哈药股份根本就不是什么直销模式,而是传销、是骗销”。据了解她和老伴李老伯是在2005年看到哈药在广州有组织销售活动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的,当时除了广州本地之外,深圳、佛山、顺德等珠三角地区的老人家都慕名而来,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组织推销活动,销售团队在从化、增城等旅游景点长期租了旅店,然后把两、三百名老人家集中到一起,并在驻地派人一对一盯梢,不允许老人家们进行交流,“就是要让全部人员都认真地听他们做推销。”中国药店:www.ydzz.com
张姨当初并没有预料到,表面上看似销售活动,其实是哈药设的一个局。中国药店:www.ydzz.com
传销方式多样“卖不到药誓不罢休”中国药店:www.ydzz.com
然而更令张姨气愤的是,哈药公司的销售手法极其卑劣,经中国经济网记者进行调查总结之后发现,哈药集团被指传销的方式有以下几点:中国药店:www.ydzz.com
首先,是通过找“医托”的方式逼迫老人家买药。据投资快报报道,受害者张姨回忆称,哈药的推销人员请来了据说是东北当地著名的医生、病人来“现身说法”,把哈药保健品功效说得天花乱坠,参加推销活动的老人家大多数都是退休人员,身体上都有病痛,哈药就是抓住老人家这个心理,软硬兼施地对老人们下手。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次是现场诊断开药方逼迫买药。报道中张姨说道,“我当时也差点上当受骗了,那些医生把我的情况描述得很严重并列了一张清单,上面全部都是哈药的保健品,说是我吃了这些药就可以痊愈。”张姨当时买了四瓶名为“金晚霞”的蜂银软胶囊花费了164元,“当时我们的退休工资不高,这四瓶保健品就花了我一个月一大半的退休金”。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三是通过入会发展上下线逼迫直销员的方式。早在去年就有媒体大篇幅报道了哈药被疑传销的新闻,当时新华网报道称,叶先生在听完哈药保健品宣讲之后先后两次均汇款6568元,花费共计13136元之后入会,却因为公司没有兑现承诺的分红,另外还要求其发展下线,因此要求退款,但对方却态度蛮横地拒绝,只说“去找你的上线”。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四是通过“改头换面”的方式进行。张姨当时买的“金晚霞”的蜂银软胶囊,其实和药店里的蜂胶没有太大差别,甚至比蜂胶更加劣质,改头换面之后售价可更高。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最后一种方式就是直销员软硬兼施的策略。当其他方式都不好使的时候,一般直销员都会选择死磨,哈药保健品一般受众都为年龄较长者,他们很容易在一番花言巧语之后选择买上一两盒产品,李老伯告诉记者,当时销售人员对消费者寸步不离,卖不到药誓不罢休。中国药店:www.ydzz.com
哈药集团被指传销 官方回应被网友批“不给力”
【2012-03-15】【作者:段丹峰】【来源:中国经济网】【阅读量:9760】【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哈药旗下药房卖假冒保健品 [2013-12-26] |
· | 药房二售假药:哈药子公司十年上黑名单超十项 [2013-12-17] |
· | 三精牌口服液内被曝出现异物 回应称生产把关严 [2012-05-02] |
· | 哈药集团直销休克:业内首单拿牌企业合作告吹 [2012-02-27] |
· | 哈药直销工商调查未结案 业务调整仍无时间表 [2012-02-24] |
· | 哈药股份直销“暴死” 店铺模式遭经销商抵制 [2012-02-20] |
· | 哈药违规药品广告大盘点:6年内被曝光十余次 [2011-07-06]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