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委员揭底药价虚高因素 批监管不力药品规格混乱

【2012-03-08】【作者:龙露】【来源:北京晚报】【阅读量:10527】【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委员揭底药价虚高10大因素中国药店:www.ydzz.com

  建议设立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药品定价、核价、审批一体化综合评审委员会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价格在治疗费用中已占到30%至50%,国家先后28次降低了药价,但药价为什么还这么高呢?在7日上午的全国政协医卫联组讨论会上,解放军第150医院院长高春芳委员细数了药价虚高10大原因。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是定价虚高。以颗粒霉素注射液为例,出厂价0.6元,在北京市的医院终端价是12.6元,中间利润达到2000%。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二是药品规格混乱。如以前生产的亚叶酸钙,生产企业有29个,剂型有3个,规格达12个,该药有17个商品的名字。按理说,同类药市场价应该差不多,但最低价3.95元,而最高价达199元一支。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三是药价不公开。药品价格包括成本价、出厂价、批发价、招标价、政府指导价、医院采购价、零售价七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药品定价都不公开,往往出现要么药品价格高于市场价的几倍、几十倍,或者为了进入市场,拼价格,低到不足成本价。比如抗生素类的头孢曲通钠,最高的120元一支,最低的只有6元一支。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四是没有药品加价的限制制度。如有一种药出厂价15.5元,投标指导价136元,层层加价后达213元,中间暴利达1300%。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五是药品市场流通管理不合理,不规范。药品从厂家到患者手中,要经过药厂、经销商、政府、医院、患者五个环节。关键在于药厂、经销商真正拿到的价格不公开,政府不掌握。因此,所谓的阳光招标、政府采购,实际上是政府与药厂经销商之间隔着口袋买猫的生意。现在的政策都是治标不治本的现象。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六是药品监察体制不健全,假药、劣药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前一段发生的一种治白血病的药在生产环节中,因为多种药在药厂挤在一个操作平台上,造成了混药造成的恶性伤害事件。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药价虚高原因不在管理 [2012-06-19]
·两会委员建议加强零售药店专业服务 [2012-04-13]
·从“两会”声音看药店短板 [2012-03-20]
·过期药乱丢或致环境安全问题 代表吁为回收立法 [2012-03-15]
·张红武委员:虚假医药广告害人 亟需规范整治 [2012-03-13]
·人大代表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中药发展司 [2012-03-13]
·为药店处方药销售“松松绑” [2012-03-12]
·代表李振江: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 [2012-03-09]
·代表李振江:鼓励药企按所需自己生产中间产品 [2012-03-09]
·藿香正气水等包装材料存安全隐患 代表建议停用 [2012-03-09]
·委员痛斥药价虚高 吁取消以药补医后补偿须到位 [2012-03-09]
·郭广昌批药品招标唯价格论 称医改不是价格改革 [2012-03-09]
·全球最大医改欲更上层楼 基药不能靠降价推进 [2012-03-09]
·应放宽医保药店审批和销售范围限制 [2012-03-09]
·代表激辩医药分开 零售能否挑起药事服务重担? [2012-03-09]
·人大代表陈怡霓: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制定进程慢 [2012-03-08]
·人大代表钟焕清:制订传染病和急救药品目录 [2012-03-08]
·中医药立法已列入今年人大立法重点 [2012-03-08]
·人大代表谈医药分开:药店的准入资格很关键 [2012-03-08]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